浅谈台湾绿蠵龟的保育-生物地理与自然保育研究室.PPTVIP

浅谈台湾绿蠵龟的保育-生物地理与自然保育研究室.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台湾绿蠵龟的保育-生物地理与自然保育研究室

「台灣生物地理」學期報告 期中發表 題目: 學生:地理三甲 劉蘭芳 489231389 就讀科系:國語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選修課程:地理學系「台灣生物地理」 學期別:91學年度下學期 學分數:3學分 開課老師:鄭勝華          章節目次 第一章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理論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認識綠蠵龜  一、綠蠵龜的外型特徵 二、綠蠵龜的生態習性  三、綠蠵龜生活史 四、綠蠵龜的分布與數量 第三章 綠蠵龜的洄游之謎  一、假說的建立 二、PCR技術的應用  三、人造衛星追蹤技術的應用 四、海龜的洄游行為  五、洄游機制?   六、洄游在保育上的意義 第四章 生命飽受威脅的綠蠵龜  一、主要生存危機 二、未來保育方向 第一章 諸論 一、研究動機   我家在澳門,小城並沒有大型的動物園,只有幾個供人們遊憩的休閒公園,公園裡也沒什麼動物可供認識觀賞。因此,從小,我對動物的認識非常有限,更枉談保育概念了。 在澳門國中高中統一叫「中學」,我念的是一所天主教女子中學。學校裡除了樹木外,沒有別的小動物。直到高一的時候,在學校的一個角落,建了一個「聖母岩」。在假山下,有一小水池,水池裡,色彩斑斕的小烏龜活躍地游玩其中。小烏龜在學校掀起一股熱潮,無論是幼稚園的小朋友,或是初中高中的大姐姐,下課鈴聲一響,大家都紛紛前往聖母岩集合,我也不例外。這是我第一次認識烏龜,不禁對牠產生許多問題,比如說,我每天去看牠們,倒沒有覺得牠們有任何的改變,期中考後,隔了一個多月再去看,驚覺牠們長大許多,令我覺得新奇的是,龜殼也變大了,難道龜殼也跟著長大嗎?那時受限於環境、資料,對龜沒有作深入的了解,然而跟龜的感情並沒有隨著中學畢業而有所減少,反而是一直長存我心。 續研究動機 基於對「龜」的一份特殊感情,我對牠的好朋友-海龜也特別關愛。獲得海龜訊息最主要的管道是電視的國家地理雜誌節目,在談到海洋生物時,絕對不會遺忘海龜。有些海龜會洄游到出生地產卵讓我感到非常神奇,到底是什麼在主宰海龜的洄游行為?這一次我們去蘭嶼作生物地理考察,資料顯示有一種名叫「綠蠵龜」的海龜每年都會造訪蘭嶼,這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我希望能在考察以前,能對我老朋友的好朋友-綠蠵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也希望能解答當年許多的問號,這樣的意志成為支持我做這份報告的動力。 二、研究目的   探討這種長壽的爬蟲類動物的生活史,外型特徵及生態習性(如洄游等),一解當年沒有作進一步探討的憾事,並同時釐清一些疑惑。此外,我希望能在蘭嶼考察行以前,對綠蠵龜先有一步認識,期許自己到其時能結合理論與實際的觀察。 三、研究理論 (一)分類:爬蟲綱、龜目、蠵龜科。不但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海龜,同時也是台灣最常見的海龜。 (二)生活簡史: 母龜平均每隔2~4年會回到沙灘產卵數次,每次產卵可生下100個以上的龜卵。 龜卵約50天左右孵化成稚龜。 稚龜在漂浮的海藻下以小生物為食,約2年後長成幼龜。 幼龜在海藻林、海草林中以海中植物為食。 成龜每到產卵季前,會迴游到產卵地附近海域交配。 母龜回到沙灘產卵,完成延續下一代的任務。 ?   (三)洄游習性:    海龜為一具有大洋洄游習性的海洋爬蟲類動物,海龜的洄游習性,一直是海洋生物學家十分感興趣的題目,對於海龜的洄游行為,分別有三種不同的假說,它們是:群體學習假說(socialfacilitation)、第一次經驗假說(firstexperience)、以及返回出生地假說(natalhoming)。 (四)目前面臨危機:     綠蠵龜的一生,並不短於一個人,牠要花數十年才能長大成熟。但目前自然環境日趨惡劣,隨著人類消費能力愈來愈高的情況下,綠蠵龜的生存,也相對的產生許多危機。產生危機的原因,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   1。綠蠵龜的多樣經濟價值:像龜皮可以製作皮件、龜殼可以供作中藥材、龜肉可以食用等等。   2。魚場撈獲問題:現在的大型拖網業,連棲息海底的蝦蟹、海中洄游的海龜都無一幸免。   3。宗教放生:許多綠蠵龜被抓,是為提供宗教放生的需求。   4。開發及遊憩活動產生生存壓力:在沙灘環境進行工程建設,對綠蠵龜的產卵地有最直接的破壞。 (五)觀察注意事項 觀察綠蠵龜產卵的過程並不輕鬆。有許多該注意的地方。母龜是非常易受到驚擾的。準備進行觀察任務時,要先隱蔽於沙灘的制高點守候,定時巡視海灘,尋找上岸的海龜,並嚴格遵守以下基本原則: 1.不許開燈  2.不能發出大聲響  3.儘量放輕腳步  4.儘量減少觸摸 發現海龜後,只能遠遠觀察,直到產卵過程即將結束時,才小心的從龜的尾端接近,並迅速完成下列工作: 1.以尺測量海龜的彎曲背甲長。   2.以防腐蝕的合金標環上標,做個體識別。 3.背甲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