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省汉族人群耳聋相关基因的突变探究
里塑垦兰堕望主兰堡垒苎
浙江省汉族人群耳聋相关基因的突变研究
一一
中文摘要
耳聋是导致言语交流障碍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
量。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3例听力障碍患儿,且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
loss,NSHI),即除了听力障碍外,没有其它临床疾病特征。耳聋是由
hearing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中,约50%的患者是由遗传缺陷造成
的,遗传方式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连锁遗传、Y-
连锁遗传及母系遗传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造成耳聋的各
种环境因素逐步得到控制,而遗传因素导致的耳聋逐渐占主导地位。因此,开
展遗传性耳聋相关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对聋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
大的指导意义。
导致母系遗传性耳聋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主
要位于12S
但目前,关于中国NSHl人群tRNAs。‘(uCN’基因突变情况及相关功能研究报道较
少。另有研究表明大约50%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NSHI是由GJB2基因突变
缝隙连接通道在耳蜗内钾离子循环和细胞间通讯中起重要作用。GJB2基因上耳
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和突变频率在不同地区和种族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的
GJB2突变导致的耳聋临床表型,如双耳对称性、发病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及听
力曲线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因此,本研究将以线粒体tRNA“ucN)矛n
GJB2基因为切入点,通过建立的
浙江省汉族聋病资源库,绘制中国汉族人群NSHI相关基因的突变频谱,了解
中国汉族NSHI患者耳聋相关基因的常见致病突变方式,并发现热点突变和新
突变,探讨这些耳聋相关基因突变的分子致病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
患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上聋病诊疗标准的合理制定和有
效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非综合征型耳聋病例收集、遗传资源保存及临床资料评估
此部分研究旨在建立覆盖浙江省全省的聋病资源库,目前已收集NSHI患
者2337例。该资源库包含以下具体内容:l、知情同意书档案;2、受试者及其
家属基本资料(调查表等);3、受试者及其家属听力学资料、体格检查结果等;
————————————————————————一一。一塑型垦堂堕堕主兰垡垒奎
4、受试者及其家属外周静脉血样本;5、受试者及家属的全基因组DNA样本;
.一一
6、受试者及其家属基因检测结果报告单;7、部分重点家系的永生细胞株。利
用建立的聋病资源库,对现有耳聋家系的地区分布、遗传方式、听力学特点以
及常见的耳聋基因突变进行初步地分析。这些工作的完成不仅可以永久地保存
宝贵的聋病资源,为今后科研及临床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
时,也为聋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遗传咨询、婚配指导和听力补偿办法的相关建
议,实现耳聋的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最终有效降低耳聋的发病率。
第二部分线粒体tRNAs盯(UCN)基因突变与耳聋相关性的研究
此部分研究以浙江省汉族904例NSHI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线粒体
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耳聋的相关性。结合前期工作绘制了浙江省汉族聋病人
7445AC、7471del
点。另外,本研究还首次报道了tRNA8。“uCN)7444
GA突变和GJB2
235delC纯
合突变协同致病。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3个携带tRNA踮‘(uCN’基因新突变的汉族耳聋家系进行
了详细的临床、分子遗传学及细胞生化等特征的评估,进一步探讨tRNAr(UCN’
基因新突变在耳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临床资料表明,1个携带7505TC突变
家系(YJ060)和2个携带74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