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泊秦淮介绍课件.ppt
作者简介 杜牧(803-约852年),唐朝文学家,字牧之。诗文中多讽喻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之为“小杜”。有《樊川文集》。 文学常识填空 “大李杜”指: “小李杜”指: 听朗诵,注意字词读音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叫做曲笔。曲笔,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倍增哀乐。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探讨本诗的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诗人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小结 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 * *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秦淮河吗? 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佳人故事留传千古。 六朝时,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乌衣巷更是六朝秦淮风流的中心,东晋时曾经聚居了王导、谢安两大望族而名满天下。 隋唐以后,秦淮河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儒学鼎盛,南宋始建的江南贡院,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于是秦淮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 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江南佳丽之地。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元宵节时在秦淮河上燃放小灯万盏,秦淮两岸,华灯灿烂,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 泊秦淮 杜牧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杜牧 笼 泊 lǒng pō 笼罩 蒸笼 lóng 停泊、漂泊 湖泊、梁山泊 bó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洲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连用两个“笼”字,用字妥帖而有韵味。烟、寒水、月、沙,都是最能反映秦淮河风貌的特有景致。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写景——夜景 交代时间、地点“近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研习诗歌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恨事,隔江还在把《后庭花》声声歌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句诗诗人是在讽刺歌女吗?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抒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 不能或不便直接评价 首句渲染气氛,迷蒙之中透出悲凉; 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后两句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 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照着水边的沙滩。 夜泊秦淮近酒家 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 翻译《泊秦淮》 * * 当时,唐王朝已经衰败,内部有军阀割据,外部有敌人侵扰,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政治上已经出现严重危机。但是统治集团还在尽情享乐,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 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酒楼上正在唱着《玉树后庭花》,触景生情,由过去的历史想到当前的现实,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绝。 杜牧这首诗就是借历史事实,讽喻当世,既以愤怒的心情对统治者的荒淫进行揭露,又以沉痛的语调向他所属的阶级发出警告。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