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8课 宋元时期的文化
雕版印刷:费时、费力、费料、错别字更 改不易,效率较低。 活字印刷:省时、省力、省料、省钱、存 取灵活、更换方便、效率较高。 即: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位活版。 所以,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人类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创新。 宋代指南针在制作技术和性能上与司南相比的进步之处: 宋代采用人工磁化技术来取代战国时期的天然磁石指南,是指南性能趋于稳定和持久。 宋代指南技术为何会有大的改进? 宋代航海业发展的需要。 宋代航海业为何会兴起? 宋时曾出现几个与之对立或对峙的政权:辽、西夏、金等,造成与中亚各国陆路联系中断,只得重视航海业。 中国的指南针不仅促进了中国航海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为欧洲的环球航行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 宋元时期火药、火器制作的重大进步在世界兵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后来的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神火飞鸦 火铳 蔟藜火球 火药的发展和应用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是一种工业的,也就是经济的进步。 ——恩格斯 火药的发展和应用 一、三大发明的发展与传播 第28课 宋元时期的文化 1.毕昇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传播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2)活字印刷术的革新成就 (3)活字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 2.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与传播 3.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与传播 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司马光 编年体)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大臣,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宋仁宗时中进士。著作甚丰,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司马光像 司马光墓及祖茔 司马光墓及祖茔, 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鸣条冈。坟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司马光祖族多人葬于此。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额,碑文为苏轼所撰并书。 《资治通鉴》书影 司马光小楷《天圣帖》 伏望陛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宋神宗 司马光原书名《通志》,呈献给宋神宗。宋神宗阅后,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特赐名《资治通鉴》。 ——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司马光《资治通鉴》墨迹 一、三大发明的发展与传播 第28课 宋元时期的文化 1.毕昇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传播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2)活字印刷术的革新成就 (3)活字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 2.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与传播 3.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与传播 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司马光 编年体) 三、宋词与元曲 1.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由民间曲子词发展而成的一种独立的文体。词不同于传统的五言诗、七言诗,句子长短不一。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宋代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宋词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流畅洒脱。 三苏祠 三苏祠是北宋时期(960—1127年)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眉山市西南。 苏轼和他的词作 苏轼真迹精品的代表作。纸本,行楷书。其书法丰腴劲秀,结字在方整中有流动的气势,特别是用墨虽浓,而灵活不滞,看去平平正正,但令人玩味无穷。 苏轼《赤壁赋》(局部) 宋词 《归去来兮辞》原文是由陶渊明所作,苏轼手书。 苏轼书《归去来兮辞 》 宋词 苏轼传世作品《枯木竹石图》,绘干扭枝曲的枯树,若挣扎伸展,坚硬顽强;虽笔墨不多,却有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苏轼《枯木竹石图》 宋词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