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第二课时)《孔雀东南飞》导学案(第二课时)
1.《孔雀东南飞》导学案(第二课时)
(一)整体把握
1.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2小节)开端。兰芝自诉。
第二部分(3—12小节)发展。兰芝遣归。
仲卿乞母——着装遣归——辞母别姑——夫妻泣别
第三部分(13—22小节)再发展。兰芝拒婚。
践约拒婚——刘兄逼嫁
第四部分(23—32小节)高潮。刘焦殉情。
生离死别——共赴黄泉
第五部分(33小节)合葬化鸟。
2.这首诗讲述了什么故事?
3.按什么顺序叙述?时间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以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来叙述。
4.写作这首诗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否定什么?肯定什么?
(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二)合作探究
1.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
刘兰芝是主人公,他是怎样一个人?诗歌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刘兰芝?
才貌双全、重情重义、不慕荣华富贵、坚贞执着、勇敢聪明。
通过外貌、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
2.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刘兰芝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呢?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写刘兰芝的极美,是为了突出刘兰芝的毁灭的悲剧性,从而增强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控诉力度。
3.焦仲卿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从第三节的“堂上启阿母” ,第5节的“长跪告”、阿母“槌床便大怒”之后就“默无声”,退而劝兰芝,可见他既忠于爱情,又守礼尽孝,并且有幻想。到最后第25小节听说兰芝改嫁,他声言要自杀。而听说兰芝死后,他自己也上吊自杀。这个软弱的书生终于走上了反抗道路。他跟兰芝一样是忠于爱情,对不合理的封建家长制度充满着反叛的精神。因此他也是一个美的人物。但他并不是那么完美,一开始也有软弱的毛病,他是经过一些事情,经过一番心理斗争,经过一些挣扎才走上这条抗争的道路的,他的性格心理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他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
4.摧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封建家长有哪些?焦母、刘兄和刘母。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先看看焦母。她对仲卿软硬兼施,一方面是恶语威胁,另一方面是好言哄骗。她以家长的绝对权威极端蛮横地拆散了刘、焦夫妇两人,对刘、焦两人的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个封建家长,焦母成为摧残青年的典型。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弊端。
再看刘兄,第20小节里面。刘兰芝的哥哥在听说了媒人说媒的事之后,他有什么态度?他是不是首先考虑妹妹的感情?不是。他首先考虑的是这来说媒的男方的地位和身份。接下来他考虑的是如果妹妹不乘机嫁掉的话可能以后要在娘家赖着不走。充分写出刘兄的冷酷、势利。性情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
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
(三)艺术特点
1.故事情节完整紧凑,全诗紧紧围绕兰芝被“休遣”和被“逼婚”来展开;材料安排详略得当。
如诗的开头兰芝自叙身世,从十三岁说起,一年一年进行排比,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她无辜被逐作了铺垫。而写兰芝回到娘家,刘母对她“不迎而自归”感到了凉诧时,兰芝只用“儿实无罪过”一句,就将自己的满腹委屈表现出来了。
2.人物个性鲜明,形象刻画生动,各有特色。这首诗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的形象。
3.首尾呼应。这首诗开头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托物起兴,结尾以浪漫主义手法,用鸳鸯飞鸣寄托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诗中以鸳鸯照应开头的孔雀,以一鸟独飞开始,以双鸟和鸣终结,使诗意更加浓郁。
(四)拓展延伸
赏析并背诵下面的汉乐府诗,试比较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异同。
上 邪
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古 歌
汉乐府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五)巩固练习: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踯躅(zhí zhú,缓慢不进) 日冥冥(míng,生命终结)
否泰(pǐ,坏运气)
B.婀娜(é nuó) 赍钱(lài,赠送) 娇逸(yì,文雅)
C.伶俜(pīng,孤单的样子) 磐石(pán,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流纨素(wán,绸子)
D.愆违(qiān,过错) 令才(lìng,美好) 明月珰(dāng,耳坠)
2.解释句中划线的字
A.儿已薄禄相( )
B.枝枝相覆盖( )
C.誓不相从许( )
D.好自相扶将( )
E.至于幽暗昏惑而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