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案例:一个女硕士的生命绝唱。 2005年6月10日,一场特殊的硕士论文答辩会在广西大学进行:会场时特别设置的,由三楼改为一楼,答辩桌高度也特意降低。会场外,一辆救护车正在默默守候。 上午10时,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被人推进来。她开始宣读自己的论文。读了十来分钟,女孩猛烈地咳嗽起来,呼吸困难,现场医护人员紧急输氧。但她咳得实在太厉害,只好由师弟廖志超代读,她在一旁补充。伤感向每一个人袭来,有的人背过身去,偷偷抹泪。 价值:“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用途或积极作用,是一个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肯定关系的范畴”。 人生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的一生的实践活动满足作为主体的社会的需要关系;或者说人生价值就是一个人在其一生的实践活动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对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满足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 本章框架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科学含义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一、人生观的科学含义 1、正确把握人的本质 斯芬克斯之谜 人从何而来? ? 150亿年前的世界,一片混沌无际的云气,没有天,没有地,没有人,没有宇宙,只有沉寂。一次或许是偶然的剧烈太空爆炸,打破这死气沉沉的静寂,产生了日、月、星、辰,产生了山、川、湖、海,产生了整个宇宙,但世界仍然是死寂的世界。 ????几万年以前,经过150亿年发展演化的宇宙,终于孕育出了一个伟大的生命——人,宇宙成了人的宇宙,人成了宇宙的人。 ????人,这个伟大的生命存在,打破了宇宙的死寂,使世界有了灵魂。 在世界开始的时候,不需要人;在世界结束的时候,也不需要人。但世界总是人的世界,若没有人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可思议,都毫无价值。???? 世界产生出了人,人产生出了世界。???? 在人的世界里,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构造、描述着世界,使世界处处打上人的烙印。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宇宙成了人化的宇宙,世界成了人化的世界。若想更好地理解世界,就必须首先理解人。 人是什么? ????从人类意识最初萌发之时起,我们就发现一种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的观察。人类的文化越往后发展,这种内向观察就变得越加显著。 ——卡尔西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对“人”的理解 中国文化是道德理性型文化,它所关注的问题即是人的生存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虽然出现过儒、墨、道、法等各家学说,而且各家的思想观点也大相径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一个共同关注的重心,这就是人。 (1)自然人性论:从自然界考察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的人或人的自然,而不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异己的神灵。???? (2)伦理人性论:①性有善有恶论②性无善恶论③性善论④性恶论⑤性三品说⑥宋明理学的本体人性论 ? 道家主张自然的人性论。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的本性。道家所说的“自然”,即指无造作、无伪诈的自然而然。 先秦道家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继承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反对任何违背自然、违背人类天性的行为,认为凡是有违自然的事情,都是对人本性的戕害。 他们所崇尚的理想人生境界是“未孩之婴儿”,即没有受到尘世污染的自然状态下的人。 道家学派虽然被荀子批评为“蔽于天而不知人”,但是其所言之天,并非完全是自然意义下之天,而是与人相关联的天,而道家关注天的目的也在于人。 法家主张性恶论。他们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好利恶害”,在此本性的驱动下,人人为己,自私自利。要使人向善,就必须以严刑竣法约束人、控制人的恶欲,才能保证社会的平安,政权的稳定。???? 墨家学派是一个经验主义特色非常浓厚的学派,他们从经验主义立场出发,对儒家的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们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不用劳动,只要从自然界中取得现成的食物,就能生存,而人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辛勤劳作,“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这显然是把劳动看作为人的本性,从人的肉体存在的角度来规定人。因此,墨家所说的人是自然意义、生理意义上的经验的人,忽视了人的理性存在。 儒家创始人孔子,对人性问题探讨较少,其学生子贡曾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hotoshop2020平面设计实例教程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原卷.pdf
- 30题保险理赔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2023年成人高考高起专《数学》(理科)真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ppt VIP
- 航空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预习卡.pdf VIP
- 第一单元 传统工艺制作---劳动预备 课件(共两课时40张PPT).pptx VIP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