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范文综述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透析与疏导.doc

1范文综述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透析与疏导.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范文综述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透析与疏导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透析与疏导 ××× (××××××××××××) 摘 要: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通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二是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不像传统的药物上瘾对人们的影响只是生理上的,故不应采用传统的严禁方式封堵,而是通过改善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塑造中学生的健康人格来疏导。通过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力量建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切实重视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成瘾 成因 对策 由于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正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当代学生的生活,同样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发展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抽样调查:6.39%中学生“网络成瘾”Goldberg)1994年提出来的,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Dr·KimberlyYoung)发展完善了这一概念。金伯利·扬博士认为“互联网成瘾综合症”(中文简称网瘾,英文简称IAD),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中小学生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网络成瘾尤为严重。他们因为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于是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脱离集体,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了孤独不安,情结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悲观厌学,有的有自杀意念和行为。 关于“网瘾是病”的界定,在我国得到了一部分专家学者的认可,但国内也有不同的观点。著名的“戒网瘾专家”、美籍社会学者、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凯表示,网瘾只是习惯的问题,不是疾病。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作为中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和自已专门上网的工具和场所,尽管他们上网频率高,上网时间长,但是他们上网要受到许多外界条件的制约,只是形成了一个痴迷于网络的习惯,不至于陷入疾入膏肓的境地,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影响,但自控能力差,缺少有效的引导,难于自拔。 (二)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据杭州市学生会在2001年5月对1933名中学生接触和利用互联网络的状况调查,有62%的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有54%学生热衷于网聊,有49%的学生热衷于发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和网恋对中学生影响最深。洛阳一位12岁的初一学生,他原本聪明伶俐,品学兼优,曾荣获河南省首届中小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竞赛第一名,但自从在网吧迷上网络游戏之后,成绩便一落千丈,身体状况也急剧下降,精神萎靡不振,性格暴躁古怪,如同走火入魔,当母亲为此狠心地把他关在家里不让他出门时,他苦苦哀求说:“妈妈,你让我去玩‘传奇’吧(注:《传奇》为网络游戏),我知道是网络游戏害了我,可我不玩实在受不了!现在我既不想上课,也不想吃肯德基,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不知为什么,我的脚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往网吧跑……”这是诱发我国中学生性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一些犯罪分子以网上交友为名,专门诱骗、强奸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据报道,长春市一女孩和一个刚刚认识的网友“都市夜归人”见面时,被网友掐昏后强奸,幸好被人发现救,事后警方在调查中问及网友的真实姓名等一些基本情况,这女孩竟一无所知,只是在网上聊了几次,感到特别投缘。 在这个被人们称之为“用手交谈”的世界里,上网者面对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而是计算机屏幕和键盘,因此具有很强的隐密性,人们在网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法,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真、善、美、假、恶、丑混杂在一起,难以辨认。有的中学生心态扭曲,变得孤僻,疑心重,不敢面对现实生活,意志、感情变得脆弱,极易受到伤害;有的中学生缺乏网络道德,网上语言粗俗,污言秽语不堪入耳,甚至利用网络行骗。因此,从网上得来的东西还原成现实后,形成强烈的反差,极易使中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发生扭曲。2002年12月兰州西固警方破获一起上网少年盗窃案,这个盗窃团伙竟是由6名十三、四岁的少年组成的,由于上网成瘾,长期有学不上、有家不归,白天网吧玩,深夜去作案,将偷来的钱物挥霍一空,一次次作案得逞,使得他们索性吃住在网吧,他们开始变本加厉,偷盗次数越来越频繁,数额不断加大,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就盗窃作案23起,金额达8万元之多。 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依据网络活动指向及其满足的需要来划分,网络成瘾者可以分为类:网络游戏成瘾,上网主要是打游戏;网络关系成瘾,上网主要是聊天和交友;网络性成瘾,上网主要是浏览和观看色情信息;网络信息成瘾,这类成瘾者沉迷于大量网络信息的下载,不能自拔,并伴随有强迫性症状。而绝大部分青少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