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招生选科目教学测试.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高校招生选科目教学测试

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 历史试题据宋代《图经》记载秦郡天下定江南郡会稽置长水县D.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 7.图1所示文物是陈列于西安博物院的“延年益寿瓦当”。据此判断,该瓦当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8.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他立论锋利,条理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燎原烈火向天明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 B.大跃进的浮夸风C.文革的严重错误 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们早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 C.惠特尼开创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 D.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 21.解读表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表二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图5所示战役的作用在于 A.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 击中 B.使德国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 失败 C.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 D.导致法西斯轴心国开始解体 25. G20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行国际合作论坛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为主要运行形式,没有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林则徐对中英武装力量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 材料二 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 ——严复《原强》(189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实。(6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结合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请给材料一命制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出材料一中A、B处两个城市的名称。(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33.【加试题】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先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①“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追求知识被看作最高尚的活动,体现了古希腊爱智慧的传统;②“人是理性的动物”,人以理智为主宰,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③“人是政治动物”,侧重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对人进行考察,人只有结合在城邦和国家之中,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6分) (2)言行一致是许多文化先哲的优秀品质。阅读材料二,请您选择亚里士多德对人本质的一个论断并结合他的生平事迹扼要予以展开说明。(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4分) 34.【加试题】明清时期,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