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歌行短歌行短歌.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歌行歌行短歌行短歌

  作者: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1] 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求賢三策   求賢若渴的可不只有『周公』的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在周文王時,他就很孝順,仁愛,輔佐武王伐紂,封于魯。周公沒有到封國去而是留在王朝,輔佐武王,為周安定社會,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據《曲阜縣誌》記載: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於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魯。新建立的周王朝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商朝舊貴族們準備復辟,而周公輔政,又有違於王位世襲制中父死子繼的原則,引起周室集團內部的矛盾。結果殘餘勢力即與周室內部的反叛勢力勾結起來,他們的代表是紂王子武庚與「三監」管叔、蔡叔等人。結果周公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這就是成語「握髮吐哺」典故。周公無微不至地關懷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裏,對河神祈禱說:今成王還不懂事,有什麼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攝政七年後,成王已經長大成人,於是周公歸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後來,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在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禱辭,為周公忠心為國的品質感動得流下眼淚,立即派人將周公迎回來。周公回周以後,仍忠心為王朝操勞。周公輔佐武王、成王,為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後,仍忠心耿耿,為周王朝的發展嘔心瀝血,直至逝世,終天下大治。周公臨終時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離開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懷謙讓,把他葬在畢邑,在文王墓的旁邊,以示對周公的無比尊重。 周公為後世為政者的典範。孔子的儒家學派,把他的人格典範作為最高典範,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終生宣導的是周公的禮樂制度。曹孟德則有求賢三策: 1.建安15年的求賢令:『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之陋,惟才是舉,吾得而用之。』2.建安19年的求賢令:『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蘇秦定弱燕。由此言之,士之有偏短庸可之乎?』3.建安22年的求賢令:『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意義 三篇《求賢令》代表意義:中國選賢制度自兩漢的「選舉制度」以來,重視品德、節操,以及門第觀念甚深。曹操身處亂世之中,為了勢力範圍內的快速穩定、發展,以及加速邁向統一全國的夢想』,而「求才若渴」,於是公告天下說:本人不介意個人的節操、德行如何?更不在意門第高低,只要智謀、能力於我方有利,能對我方統一全國做出最佳策略就行。曹操還列舉古代賢才有很多對於主公、國家有極大貢獻者,但私德卻有所虧損的人。如:管仲私生活奢靡無度;陳平曾經與自己的嫂子通姦,當官的時候還收受賄賂;蘇秦私生活也不檢點,還不怎麼守信用。但是如果沒有他們貢獻才識,齊桓公豈能尊王攘夷成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漢高祖也早在楚漢相爭階段,或被匈奴冒頓單于圍於白登之時就被消滅了;戰國時代的六國也早該被強秦逐一擊破、吞併了。曹操舉這些人的例子說明有才之士對邦國的貢獻與私德無關,因此他也不介意品德如何,只要自認為有所才學,或認識有才學的人,皆可以向曹營自薦、舉荐。 資料來源網路 短歌行 短歌行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