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届全国微全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The 9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 / The 4th 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NanoScale Bioseparations and Bioanalysis / 2014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fluidic Chip and Micro/NanoScale Bioseparation Analysis (Wuhan)
(第二轮通知)
会议时间: 2014年10月30日---11月2日 主办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化学会 承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会议地点: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学术交流中心 联系地址: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址: 联 系 人: 刘笔锋 bfliu@ /刘 欣 xliu@ / 一、会议宗旨
大会旨在为从事相关领域基础、应用研究的学者提供广泛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历时4天,大会报告、专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墙报等交流形式,以促进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
会议主题
(1)微流控学与纳流控学 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
(2)微全分析系统 MicroTAS;
(3)毛细管电泳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4)毛细管电色谱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5)高效液相色谱或超效液相色谱 HPLC / UPLC;
(6)微纳生物分析 Micro/NanoScale Bioanalysis;
(7)与上述技术联用的检测技术如光谱、质谱和电化学技术等;
(8)上述技术与系统在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中的应用。
凡与上述主题相关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均为本次大会的征文范围,已在刊物上发表或全国会议上报告过的论文不在之列。
三、论文要求
1)中文或英文摘要均可,包括标题、作者、单位、地址、邮编、E-mail地址、电话、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请标明与会作者(__)和通讯作者(*)。每篇摘要限用 A4纸1页上下左右分别留出2.5cm,单倍行距。中文摘要题目用三号黑体,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作者单位用五号宋体,摘要和关键词用小四号楷体,参考文献用小五号宋体打印;英文摘要全篇Times New Roman字体,标题加粗14号,其他内容12号,单倍行距。中文或英文摘要模板可由会议网站下载(www.microtas2014- )。
2)论文实行网上投稿,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将退回请作者重新修改。一经评审录用后即定稿,不再修改,并发出通知。请作者在递交论文摘要时仔细检查,论文一经录用,文责自负。
3)论文请务必提供稿件联系人电话、通讯地址和Email。
、征文截止日期
请于201年9月1日前在线投稿。投稿网址为:www.microtas2014-wuhan
四、已确定的邀请报告名单(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和邀请报告,排名不分先后)
国际学者:
David Weitz, Harvard University, US,美国科学院院士
Xiaochun Chris Le,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Thomas Laurell, Lund Universty, Sweden,国际CBMS主席
Takehiko Kitamori,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国际CBMS副主席
Tae Song Kim,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orea,国际CBMS副主席
Yoshinobu Baba, Nagoya University, Japan
Utkan Demirci, Stanford University, US
Koji Otsuka, Kyoto University, Japan
Teruo Fujii,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Shigeru Terabe, Hyogo University, Japan
Yong Chen,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France
Yong Zeng, Kansas University, US
Xiaogang Liu, National University o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