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农架自然探秘馆大的纲(杨斧)
神农架自然探秘馆(原科考馆)大纲
第一部分 神农架百年科考大事记
一、近代西方考察者的足迹
1888年,英国植物采集家奥古斯丁·亨利(1856—1930)进入神农架地区采集植物标本,是神农架科考的第一人。
亨利于1881年来华,1882年至1889年任英国驻宜昌海关医务官。由于他对花草树木的情趣,1885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宜昌附近及巴东和长阳采集和收集植物标本。1888年,亨利利用6个月的假期,在湖北西部及四川东部进行了广泛的植物采集活动。亨利在房县采集时,到达了神农架的老君山等地,成为第一位进入神农架的科学考察者。
1900年2月至1902年初,英国人威尔逊(1876—1930)在奥古斯丁之后再次到达神农架及外围地区采集和考察植物,成为神农架科考第二人。
威尔逊这次来华受英国维企园艺公司派遣,主要任务是采集珙桐种子和其他可供栽培的园艺植物;来鄂西是受到奥古斯丁·亨利的指点。以后威尔逊又于1903—1905年、1907—1909年、1910—1911年再次到湖北西部和四川采集、考察植物和动物(后两次受雇于美国哈弗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在他撰写的《一个博物学者在华西》中,将其所到之处称为“花的王国”、“植物学的天堂”。
二、中国组织的第一次神农架科学考察
1943年,以房县县长贾文治为团长,农林部中央林业实验所技正王战和湖北省农业改进所林业组主任魏儒林(后改名魏仕贤)为副团长的湖北省神农架探查团,一行138人深入神农架原始森林,进行了为期36天的综合科学考察。
探查团于1943年9月20日由房县县城出发,经上达河九道梁、响峪沟、大九湖、朱公坪(猪拱坪)、台子上登上神农顶及大神农架,后经麂子沟、菜子垭、杜家川,10月25日返回房县城,行程600余公里,历时36天由王战、魏儒林、毛杰、陈哲夫担任森林、药物方面探察,王庆延教授、鄂北农场庄巧生场长担任农艺、畜牧、工矿、土壤方面探察神农架的位置、山脉、河流、气候、土质、森林、农作、畜牧、矿产9个方面初步揭开了神农架的神秘面纱,以后对神农架的开发提供了论证基础,开我国单纯的学术考察与实用考察相结合。探察发现了大片原始森林,为成为天然林宝库提供了重要据。
三、国家级和省级的大规模考察
1976年5月下旬开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药检所、神农架林区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单位联合,对神农架的植被、植物资源和药用植物等进行了综合考察,历时近3年。这是“文革”结束后,我国植物学工作者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植物考察之一。共有 140 人(分成三个考察队)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考察点 120 多处,行程达里共采集植物标本 10000 余号 50000 余份。。此次考察历时个月,有 9 位中国植物学家和 5 位美国植物学家参加共计采集植物标本 2080 号,发表新种 13 个新变种 2 个新变型 1 个和新组合 2 个。
1980年,“鄂西北奇异动物科学考察队”的队员在考察“野人”的途中露营
六、其他自然资源的考察活动
1979年,华中师范学院黎德武、谭景焱、班继德,武汉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武惠珍、张新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虞佩玉,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费梁,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高凤歧等,分别对神农架的鸟类、兽类、昆虫、两栖类和植被等进行了考察。
1981年,华中农学院水产系杨干荣、谢从新等到神农架考察鱼类。1981年,国家商业部组织有关单位到神农架进行食用菌调查,后由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主编了《神农架林区大型真菌志》。
1983年9月,参加国际晚前寒武纪天津地质考察讨论会的23位各国地质学家来到神农架,他们冒雨在境内石槽河、乱石沟、大窝坑、矿石山等20多个地点对中、上元古代地质剖面进行了考察。1984年联合国地质学会根据此次考察的地质报告综合分析认为,神农架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前上寒武纪古地层。
1984年6月,中国亚热带山区气候组组长、高级工程师沈国权、国家计委区划局总工程师张巧玲抵神农架考察气候。
1984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的专家来神农架考察真菌与地衣,历时82天,采集标本9000余号。1989年10月出版了陈健斌等编著的《神农架真菌与地衣》一书。1984年8月,湖北电影制片厂、武汉大学生物系到境内拍摄《神农架植被》。
神农架金丝猴的已知栖息地
三、神农架金丝猴的科学研究(历史、过程、机构、人物、成果)
1.金丝猴种群动态的研究
2.金丝猴社会生活的研究
3.金丝猴行为心理学的研究
4.金丝猴语言的研究——解读猴语
科研人员与金丝猴
成为了朋友
第三部分 神农架白化动物之迷
一、引人瞩目的神农架白化动物
在动物中,白色的物种、变种或品种原本就存在,如北极熊(白熊)、白天鹅、白鹳、白鼠、白马、白兔等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