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2013年1月)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docVIP

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2013年1月)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2013年1月)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doc

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 (2013年1月)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加强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以来工作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态势趋缓,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现改善的势头。   1.区域生态功能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和《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先后颁布实施,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成为我国生态保护的战略任务,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了综合治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力度不断加大,各类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研究工作全面铺开。   资源开发的生态监管不断加强。国务院颁布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关于防范尾矿库垮塌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通知》和《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等重要文件,加强了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和监管。   生态补偿政策实践取得积极进展。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参与和推动生态补偿立法。财政部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2010年,对451个县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浙江、宁夏、海南、江西等多个省(区)开展省域内的生态补偿政策实践探索。跨省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于2010年底启动。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启动。逐步开展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以及太湖、巢湖、滇池及三峡库区的藻类水华监测工作。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工作、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研究工作以及汶川灾后和玉树震后的生态环境评估、保护和恢复工作先后开展。   2.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推进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完善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发布实施《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功开展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活动。   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全国重点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完成了相关物种编目和调查报告,指导31个省(区、市)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价,生物多样性科研和监测能力得到提升。   生物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协作机制,开展外来物种调查和治理除害工作,对黄顶菊、薇甘菊、福寿螺、紫茎泽兰等22种具有重大危害的农业外来入侵种进行了全面普查。联合中科院发布《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在重点地区开展重点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及其潜在危害的监测调查,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制定《进出口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管理办法》、《环保用微生物菌剂检测规程》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成效。积极履行国际公约,提交了多次履约报告,顺利履行了有关国际公约的各项规定义务。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和相关规则制定,开展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ECBP)等一系列合作项目,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保护政策和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3.自然保护区管理显著加强   自然保护区的布局体系初步建立。“十一五”期间,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192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6处。到2010年底,我国已经建立2588个自然保护区(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为149.4万平方公里,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319个,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已初步建立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体系,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40%的天然湿地、85%的野生动物种群、65%的野生植物群落,以及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保护。   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的通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等管理规章和技术规范。健全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工作机制。强化涉及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管,严格自然保护区项目准入,组织开展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联合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