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南漳县一中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docVIP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

湖北省南漳县一中2010年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脉脉(mò) 袅娜(luó) 敛裾(jū) 蓊蓊郁郁(wěnɡ) B.椽木(yuán) 点缀(zhuì) 穿着(zhuó) 钱塘怒潮(nù) C.范蠡(lǐ) 蕈菌(xùn) 流氓(mánɡ) 咎由自取(jiù) D.靡丽(mǐ) 溘死(kè) 诽谤(páng) 白头偕老(x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风靡 刎颈之交 自诩 一愁莫展 B.寒碜 礼尚往来 偿试 杀一儆百 C.端倪 改弦更章 虐杀 原形毕露 D.肆意 淋漓尽致 编撰 理屈词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几个小时前发生的那一幕,就像是一场梦,让人不可思议。 B.刚进入高中,还不太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作业不懂得规矩,特别是作文,字迹潦草、文不加点者比比皆是。 C.国家主席胡锦涛进农户、下车间,察民情、访民意,同干部群众回顾峥嵘岁月,重温火红历史,共商发展大计。 D.星海音乐厅一早就门庭若市,不少市民携老带幼,翘首等待即将到来的花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经过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负责质量监督的李副厂长有责任。 B.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C.就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来说,新技术应用之广泛,见效之迅速,都是我们所不及的。 D.小萌哥哥和姐姐的朋友来单位看他,他很是高兴,拉着他们说个没完没了。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B.以黑格尔——哥特式建筑为例(12到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具体说明了美是一种精神的外化,即理念的感性显现。 C.私家车辆猛增,驾驶员培训粗放,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道路设施落伍……等等阻碍着中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D.对眼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王旭明一针见血地指出:北大这所全国瞩目的学校似乎太相信自己了,他甚至大胆地预言今后这项制度一定会引发越来越大的矛盾。 6、下列各句所表述的内容合乎史实的一项是( ) A.作为清代桐城派古文家突出代表的姚鼐,他提出学问之事有义理、考证、文章三方面,“必兼收之,乃足为善”。 B.作为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的雨果,1831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 C.《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陶渊明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部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音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七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