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治疗.ppt

一.制定指南的目的、意义与方法神经源性膀胱 (一)神经源性膀胱的定义 (二)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三)指南制定的程序与方法 (二)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目前我国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尚无统一的诊治指南与规范,不同医院之间在选择诊治方案时存在较大差距。为逐步规范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诊疗行为,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委托,在第3届尿控学组的组织领导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编写了本指南,以期为我国不同医疗条件下的泌尿外科医师在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的选择方面提供参考。 (三)指南制定的程序与方法 目前国际尿控协会(ICS)、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已制定了关于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名词规范和相关指南。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先后于2006年和2008年发布了第一版和第二版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诊治指南[1][2]。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 (ICI)先后于1998年、2002年、2004年及2009年召开了四次专家会议,并正式出版了咨询报告,其中对神经源性尿失禁的诊治指南也做了专门阐述[3][4]。2006年美国截瘫退伍军人协会发表了成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管理指南[5]。 由于神经源性膀胱涵盖因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各种类型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有鉴于此,我们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参照Oxford循证医学系统确定文献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标准,将本指南推荐等级确定为高度推荐、推荐、可选、不推荐四个级别。利用Pubmed和Cnki检索近10年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参考EAU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诊治指南、美国脊髓损伤患者膀胱管理指南、ICI指南中关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部分内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写本指南,所应用名词术语遵循ICS出版的名词标准[6][7]。鉴于神经源性膀胱的复杂性,随着对其基础研究与诊断治疗的不断深入,本指南将在已发表文献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更新。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病理生理及分类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分类 (一)病因 所有可能累及储尿和∕或排尿生理调节过程的神经系统病变,都有可能影响膀胱和∕或尿道功能。诊断神经源性膀胱必须有明确的相关神经系统病史。 1.外周神经病变 (1)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见于40%~80%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仍有约25%的发病率[2]。DNB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DNB是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在膀胱的表现,以及肌源性异常、即逼尿肌功能损害等因素所致[3-4]。 (2)盆腔手术 继发于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和直肠结肠切除术的神经源性膀胱发生率分别为20%~68%、16%~80%、20%~25%和10%~20%[5],多与盆丛神经纤维被切断、结扎以及疤痕牵扯、粘连等有关,盆腔的放疗可能加重这种病变[6-9]。 (3)感染性疾病 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如带状疱疹、HIV感染等。带状疱疹病毒可侵犯腰骶神经,除可造成相应神经支配部位皮肤簇集水泡外,还可导致盆丛及阴部神经受损,进而影响膀胱及尿道功能,后者的发生率大约为4%~5%,但此症导致的排尿异常多为暂时性的[10-14]。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由于病毒或接种疫苗引起的自发、多发性的神经根疾病,大约6%~40%的GBS患者有排尿异常症状。一般神经系统症状较为严重,而排尿异常症状相对较轻[15]。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率很高,感染HIV的单核细胞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直接损害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当神经病变累及支配膀胱尿道的中枢和∕或周围神经系统时,也会导致相应的排尿异常。依受累神经部位不同,排尿异常的表现亦有所不同[16]。 2.神经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症(MS)系自身免疫作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髓鞘,形成少突胶质细胞,导致受累的神经发生脱髓鞘变性,这种脱髓鞘病变最常累及颈髓的后柱和侧柱,但也常累及腰髓、骶髓、视神经、大脑、小脑和脑干。MS多发于20~40岁年龄组,高峰年龄在35岁,男、女比例大约是1:3~10,女性患者妊娠时疾病活动性下降[17]。其临床症状随病变累及的神经部位而异。大约超过90%的患者整个病程的某一阶段可能出现下尿路症状,其临床表现多样,尿频和尿急是最常见的症状,约占31%~85%,而尿失禁约占37%~72%,伴或不伴有尿潴留的尿路梗阻约占2%~52%。有10%的患者排尿症状是疾病早期的唯一表现[18,19]。MS患者的排尿症状并非一成不变,常随累及神经部位的变化和病程的演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种排尿障碍变化很少向改善方向发展[20-21]。 3.老年性痴呆 痴呆与尿失禁关系密切,两者常来源于同一基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