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神经症ppt成品.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症ppt成品.ppt

神经症;一、定义;一组精神障碍 异质性: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预后、治疗方法不同 不同类型冠以共同名称——神经症? 具有共同特征 将一组疾病简单归纳,方便实用 历史的惯性作用。 ;二、共同特征(1);二、共同特征(2);二、共同特征(2);二、共同特征(3);二、共同特征(4);二、共同特征(5);三、分类(CCMD-3);三、分类(DSM-Ⅳ) ;CCMD-3 神经症诊断标准;四、流行病学(1);我国1982年十二地区资料统计表明 不论城乡,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 40-44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青少年罕见 初发年龄已20-29岁为最高 经济情况差、家庭气氛不和睦者患病率较高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 时点患病率:10%-12%(1983) 终生患病率:13.1%(瑞典,而精神病为1.7%) WHO:世界范围神经症与人格障碍占50‰-80‰;四、流行病学(2);病因学;预后不良指征;预后不良指征;神经症的发展;神经症的治疗;焦虑障碍;疾病分类系统和焦虑障碍;正常焦虑:是一种情感表现,当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时,都会产生的情感反应。如应激反应。 病理焦虑:是指不适当的焦虑表现,指没有明确的致焦虑环境因素,或者是环境因素和反应不相称,严重的或持续的焦虑反应。 焦虑症状:符合以下之一的焦虑,便可列为具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症状。(1)因该症状而就诊或求助,(2)采用服药等方法试图减轻症状,(3)因该症状而影响社会功能或产生明显苦恼。;焦虑症状群: 心理症状:以担忧、紧张、害怕、烦躁、惊恐等焦虑情感为主,可伴注意集中不能、警觉增高、记忆障碍等。 躯体症状: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出汗、血压升高、心悸气短、胸闷、尿频、腹泻、性功能障碍等。 运动症状:震颤、小动作增多、静坐不能、激越等。 焦虑障碍/焦虑性疾病:如前所述,焦虑障碍包括许多疾病,每种疾病有它固有的临床表现、病程、转归等特点,各分类诊断系统均规定了具体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 18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ECA/DIS/DSM);病因学研究-焦虑障碍是脑的疾病;共病研究——焦虑障碍常与其它疾病同时存在;治疗学进展;卫生经济学研究; 恐惧症;概述;流行病学 普通人群中患病率:国外6‰(1983),我国0.59 ‰(1982) 占国外精神科门诊2.5%,占我国神经症专科门诊6.7%(长沙,1989);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病程和预后;治疗与预防; 焦虑症;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治疗; 强迫症;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强迫行为;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治疗; 躯体形式障碍;定义及特点;躯体化障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疑病症;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后;治疗; 神经衰弱;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病程和预后;治疗; 分离(转换)性障碍;概述;历史 流行病学 患病率3.55‰(中国12地区,1982);首发年龄20-30岁占49%,30-40岁占37%;男:女=1:8 国外终生患病率,女性3%-6%;35岁前首发;男低于女 ;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分离性(转换)运动障碍 1.肢体瘫痪 单瘫,偏瘫,截瘫。病程持久者可能出现废用性肌萎缩。 2.立行不能 坐时,躺时双下肢活动正常,但不能站立行走,站立时无人支撑则缓缓倒地。 3.缄默症,失音症 分离性(转换)抽搐发作 1.痉挛发作 2.局部肌肉的抽动或阵挛 ;分离性感觉麻痹和感觉缺失 1.感觉缺失 2.视觉障碍 3.听觉障碍 其他分离性障碍 1.朦胧障碍 2.情感爆发 3.假性痴呆(刚塞综合征,童样痴呆) 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 赔偿性癔症 职业性神经症 癔症性精神病 ;诊断;鉴别诊断;病程和预后;治疗;罗文臣 女 19岁 大学学生 由其父亲,继母,男朋友陪同就诊。 主诉:多次晕倒,抽搐,有自杀行为1月余。 患者4岁时母亲去世,由父亲亲独自抚养,期间其父多次找“老婆”。近期患者的父亲在国外工作。患者大一时溜冰认识了大二的“男友”,一直有来往,但未恋爱。三个月前,患者主动向“男友”表白,表达了爱慕之意,经“男友”同意后正式恋爱。在这三个月中,患者经常粘着男友,不断打电话要求男友陪她,且曾同居。暑假期间,男友觉得患者太粘人了,受不了,觉得感情淡了,在21/9夜间10点钟便委婉的提出了分手,当时患者即倒在草坪上,呼吸急促,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绞着双手指,抽搐,同时流; 泪,哭着要求男友不要离开自己。其男友抱着患者,并予安慰及肯定性答复后症状消失。其后只要男友提到分手患者均出现类似发作,曾由救护车送到医院,做多项检查无异常,仅因缺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