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安出土高句丽金属饰的类型及相关问题
集安出土高句丽金属带饰的类型及相关问题
张雪岩
(集安市博物馆 吉林 集安 135003)
中文摘要:本文集中探讨了集安出土的高句丽金属带饰,对其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了带饰的制作工艺、
功能、年代及渊源等,从一个侧面揭示高句丽社会物质文明的进展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关键词:高句丽;带饰;类型;工艺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公元 3 年至 427 年,作为高句丽的都城的集安,是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
是高句丽贵族的集聚之地。集安出土的高句丽时期的遗物中,金属器颇具特色,曾受到
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进行初步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多注重马具方面。本篇的重点集中于
带饰。对其类型进行分析,并探讨带饰的制作工艺、功能、年代及渊源等,进而从一个
侧面揭示高句丽社会物质文明的进展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一 带饰名称及等级
我国古代服饰多无扣子,而是以大小不同的带子系结,质料有皮革、丝、麻、布等。
为了牢固不易松开而产生了带具,即用玉、玳瑁、金属等做的带扣、带环、带銙、带头
[1] 。带扣在春秋中晚期就已经使用,带扣的扣针有死针和活扣针之分,早期多死扣针,
汉代以后多活扣针。死扣针即是固定的扣针,也称为“鐍”。有活扣针的带扣也称为“饺
具”,即在扣环中装置活动的扣针,以钩连带头使之为铰链。带环,即施于带扣的革带
上,至晋代发展成“鞢 ”带,其特点是在带锃上装銙,銙上附环。“鞢 ”即用以随身
佩带应用实物系于环上。带环最早出现于东汉,流行于魏晋。带头,也称为“铊尾”,
高承《事物纪元》卷三腰带实录记载“自古皆有革带。至秦二世始名腰带,唐高主下令
向下插垂头,取顺下之意,名铊尾。”带扣与带头之间的带饰,古代也称作“胯”。
腰带上的装饰物,其质料和数目随服者的身份而异。这些带具是有等级的,史书载
[2] 。带銙的数量也
“一品、二品带銙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银,庶人以铁”
是有规定的,“三品金玉带銙十三,四品金带銙十一,六品银带銙九,八品、九品皆鍮
石带銙八,流外官及庶人铜、铁带銙七” [3] 。从带銙上表示出等级有差。高句丽族由于
生活在汉玄菟郡内,每年汉向高句丽“授朝服衣帻,鼓乐伎人”等,帮助高句丽地区发
- 1 -
展生产经济。高句丽地区是中原文化直接传播之地,与中原风俗文化有分不开的渊源关
系。高句丽族喜欢华丽的服饰,也有等级的差别。汉魏时高句丽官吏分八等,到两晋南
北朝时就分十二级官吏。带饰方面,《北史》记载“高句丽…土人…贵族…素皮带”。《新
唐书》又载“高句丽王服五彩,以白罗制冠,革带皆金扣,大臣青罗冠…金银杂扣…白
韦带”。目前,集安出土的带饰中没有金制品,较多的是铜质鎏金制品,银、铜制品次
之,铁制品较少。至今没有发现完整成套的带饰,最多相同的带环出三件,这与高句丽
素好厚葬之风不符。《三国志.高句丽传》载“男女已嫁娶,便稍做送终之衣。厚葬,金
银财币,尽于送死”。但从以往的发掘看,高句丽墓葬出土的文物并不丰富。这可能是
由于厚葬引起盗墓盛行的缘故。
二 集安高句丽带饰类型
(一)带扣
集安的带扣中有少量是铜质、铁质,多为鎏金。铁带扣均为前端略园后平直活扣针,
鎏金带扣较大,方形、略长方形和前半园形后平直,有的有活扣针,有的无扣针。
1、 鎏金带扣
Ⅰ式:标本:禹山墓区M3560 出土,带扣呈不规则的方形。上宽下窄,套一鎏金
片,其上有穿孔,以固定革带用,通长 4.4 厘米,宽 3.5 厘米,无扣针。
Ⅱ式:标本:万宝汀墓区M242 出土,方形扣环,前略园后方直,中有一活动的扣
针,后端套一扇形鎏金片,其上有三颗铆钉。
Ⅲ式:3 件,这种带扣以往称为带卡,出土较多,有大小之分,一般扣圈前略圆,
后方直,近后端安装一个 T 形的扣针,断面圆形。这类带扣在以往出土的遗物中,铁质
和铜质鎏金较多,铜质较少,一般用于马具上,但也不能排除服饰上的使用价值。
标本Ⅲ式-A :2 件,禹山墓区 M3105 出土一件,前圆后直有一T 形活针。
标本Ⅲ式-B :山城下墓区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