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城市化对建成区植被碳吸收和碳储存的影响分析研究.pdf

城市化对建成区植被碳吸收和碳储存的影响分析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生态系统过程和功 能,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城市化区域的碳循环,特别是建成区植被的碳 吸收和碳储存能力数据的缺乏已成为研究地区乃至全球碳循环的瓶颈。目前在城 市区域关于碳吸收和碳储存的研究发现:一方面,城市中的不透水层降低了植被 覆盖率,造成建成区单位面积碳的吸收和储存能力降低;另一方面,人工管理、 热岛效应和相对低臭氧等可能使单株树木生长速度高于野外。植被覆盖的减少和 单株生产力的提高这两个相反的驱动力使得城市化地区植被碳吸收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本研究构建了适合城市植被的调查研究方法,并选择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 东南沿海的两个城市一一历史名城杭州和新兴城市台州这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实 地调查和测量研究了城市植被生长和碳的吸收和储存能力,分析了城市园林管理 对交通绿地、公园、学校和居住区绿地等中的乔木、灌丛和草坪的生物量和净初 级生产力(NPP)的影响,并将城市土地碳吸收和碳储存能力与野外森林进行了比 较。研究发现: 388.2 1.杭州建成区植被一年固定了132 tC,其中树木贡献了74%,草坪贡献了 24%,灌木贡献了2%。整个建成区的碳吸收能力为4.3 tC·hma·yrl。杭州建成区植被总 689.8 937.0 碳储量为554 tC,其中乔木总碳储量为503tC,比灌木(8857.8tC)与草坪 (41895.0 949.9 tC)之和的十倍还多。台州建成区植被一年固定了23 tC,其中树木贡 献了64%,草坪贡献了27%,灌木贡献了9%。整个建成区的碳吸收能力为2.1 763.1 467.7 tc,其中乔木总碳储量为66 tC, tC·hma·yr1。台州建成区植被总碳储量为91 338.7 956.7 比灌木(15 tC)与草坪(9tC)之和的两倍还多。 2.由于人类管理和城市环境的共同影响,使得杭州与台州城市树木个体生物 量年增量是野外森林中同类树木的近2倍。这说明在湿润亚热带地区城市植被与 野外植被生长的差异与其他气候区一致。城市中管理条件下对树木的园林修剪贡 献了城市树木NPP的近三分之一,这一发现表明国内外以往的没有考虑园林修剪 的研究需要重新估算。 3.通过与野外常绿阔叶林比较发现,目前杭州建成区的碳吸收能力已经达到 j 甚至超过了野外常绿阔叶林水平,而台州建成区的碳吸收能力也可以通过提高绿 化覆盖率(从23%提高到46%)达到野外常绿阔叶林水平。这一发现为找寻城市 “碳中立的途径打下基础,也为政府和有关规划部门进行未来城市区域碳管理 提供决策依据。 4.台州市建成区因为年轻,因而树木整体偏小;然而杭州建成区的城市树木也表现 出与城市年龄不符的较小树龄,是因为绿化土地的减少和树木频繁更替。因而未来城市 的绿化不仅仅需要增加面积和比例,还应该加强对已有绿地,特别是年龄较老的绿化用 地的保护。 关键词: 城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补偿;绿化覆盖;生物量;修剪 Abstract Urbanizationisthemost oflanduseandlandcover and importantaspect changeglobally of alteredthe andfunction.Withtheincreasescientificand ecosystem dramatic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jphm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