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I组中淡水亚组弧菌引起的虹鳟鱼病.pdfVIP

弧菌I组中淡水亚组弧菌引起的虹鳟鱼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弧菌I组中淡水亚组弧菌引起的虹鳟鱼病

维普资讯 第 22卷 第 3期 海 洋 与 湖 沼 Vo1.22.14o.3 [991年 5 月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 ICA )day, 1991 弧菌 I组中淡水亚组弧菌弓I起的虹鳟鱼病 棘伯亥 李 伟 葛蕊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昕,武汉 3‘OO72) 朱 秉 仁 (山西省虹鳟鱼实验场,朔县038500) 提娶 于1985--1986年,以山西省虹鳟鱼实验场的虹鳟病鱼(7一l2cm)为材料,进行鱼 病研究。从病鱼肝、脾 、肾中分离出致病细菌,经分类鉴定为鳗弧菌生物变种 II1(新生物变种), 隶属于 弧菌 1组中的淡水亚组弧菌。对该菌进行的药物筛选的抑菌试验表明: 62.5~g/L的 强力霉紊和 100,g/L 的鱼安(主要成分为氯代脲酸)有效,同时结合采用井水温度低于自流泉 水的措施 ,此痫可得到控制。 弧菌主要是咸水和河口鱼类的一种广泛流行的致病菌,然而 ,在世界各地淡水养殖的 虹鳟 Salmogairdnerl中也有发现。 已有不少学者先后研究了虹鳟的弧菌病 I,l 。 在我国,有关弧菌引起的淡水虹鳟鱼病 ,仅杜佳垠作过一些描述”。本文系对山西省虹鳟 实验场虹鳟鱼种 由弧菌致病 的研究报告。 一 、 材 料 和 方 法 1.材料 虹鳟系于 1985年采 自山西省虹鳟实验场的鱼池中。选取具有典型病症的病鱼进行分 离。分离部位为脾、肝、肾。 五细胞形态和动力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 ,于 20℃培养 24h的培养物进行动力测定,测量大小,电镜观察。 3.毒力试验 采用 20℃ 培养 24h的斜面培养物,按 McF浊度管配成一定浓度的菌悬液,以人工 腹腔注射的方法感染鱼体。 1.生理 、生化特性测定 生理 、生化试验 中使用的培养基 ,试剂 的制备与应用等试验方法,除另有说明外 ,所有 菌株均于 20℃ 培养。 以 Moeller方法测氨基酸脱羧酶。 以日本产试剂作弧菌抑制 剂 (0/129)的敏感试验。其他见文献 [1],[6],【11]。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奉研究得到李振泉 、连叉明、武克敬、丁建华,贾泌贤、谢 占清 、略景舒和朱才宝的太力 支持和帮助,特志谢忱。幕挑珍,昊玉深参加韶舟工作 。 收稿 日期 : [98B年 9月 ,日。 I)杜佳嘏,1981o虹鳟弧茁痛研究 I发生与翥定。直病简讯 12:18一I9。 维普资讯 3期 徐伯亥等:弧菌 I组 中淡水亚组弧菌引起的虹鳟鱼病 227 5.细菌 DNA 中碱基成分的测定 采用苯酚氯仿混合法提取 DNA。 DNA 样品纯度的检查,以基本符台纯天然DNA 的吸光度 (A)的比例 A2 A2∞:Ao— 1.0:0.450:0.515为准。 细菌 DNA 碱基成分的 测定和计算,采用热变性温度法。 根据 Mandel等 ..-,在 0.ISSC溶液中的公式 G+ C一 (m一 53.9)2.44,计算出 DNA 中 G+ C oto1%。熔解温度 (m)值的测定,见 文献 [2】。 6.药物敏感性试验 青霉素配制 100单位原液,链、氯、金、土霉素等配制 1000 g原液,中草药 以煮沸和 高压灭菌制备。所有药物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浓度。 二、步 骤 和 结 果 从病鱼内脏中所分离到的细菌,经初筛后 ,以毒力较强的 SGS85—3—2和 SGL85— 4-2(以下简称 85-3-2和 85-4-2)为代表 ,进行下列试验。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