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从何时开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从何时开始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从何时开始 发表于:2014-9-5 10:11 ?? 点击:4324 ?? 回复:1 ?? 回复 收藏 关闭 作者:orange0801 头??衔:高级写手 只看楼主 发送消息 过中秋节不仅仅是娱乐、好玩 ? ? 祁建 ? ? 中秋节一直被誉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皓月当空,幽静会所,三五知己,月饼美酒,其中的惬意只有当局者自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中秋节在内的诸多民族传统节日正被人们淡化,原有的文化内涵逐渐消失,以至不少人慨叹:“月饼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包装越来越精美,但中秋节的内涵却越来越少了。” ? ? 不难发现,每年的中秋节,月饼商家的吆喝声盖过了中秋节的文化味,过度的商业化炒作让传统节日的民间文化意义大幅度削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东西被染上了功利、实用的色彩,社会整体的浮躁让人们无法静静地去体味传统节日的感觉。 ? ? 其实,中秋节是一个极具浓情雅趣的节日,民俗极为丰富,其最核心的文化内涵是祝愿家庭团圆幸福和社会和谐进步。在这个意义上说,过节不仅仅是娱乐、好玩,还是在重温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的自我内在提升。有专家认为:“传统节日的回归更需要人们内心的平静,需要整个社会氛围的改变,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并不代表没有希望。” ? ? 圆月寄情 ? ?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 ? ? 在我国的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这一天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女儿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是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家人团聚饮宴赏月,又称“团圆节”。 ? ?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广为传诵。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有着特殊的韵味,“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就特指中秋。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亮写得如老友般可亲。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绝唱,令“余词尽废”。 ? ? 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传统。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 ? 追溯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源自唐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唐太宗大喜,指着悬挂在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 ? 而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我国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后来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名曰“胡饼”。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民间有了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到了明代,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清代制作月饼的工艺又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似了。 ? ? 另据传说,清朝乾隆皇帝登基以后,为了寻找亲生父母,曾六下江南。一次,他巡游杭州,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此时正值中秋,乾隆的母亲看见了儿子非常高兴,亲手做了圆圆的甜饼给乾隆吃。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母亲做的甜饼,连声称赞:“好饼好饼,中秋良宵,中秋良宵也。”从此中秋赏月、吃月饼成了亲人团圆的象征。 ? ? 拯救团圆日 ? ? “中秋节除了月饼,还有些什么?儿时,每到中秋节,入夜后,桌上摆着几个月饼、一壶茶,家人坐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听老人讲后羿和嫦娥的爱情故事。那个故事听了一遍又一遍,却百听不厌。”有网友在博客上回忆。“记得有一年八月十五,天刚擦黑儿,我就盼着月亮快点儿升起来。当圆而明的月亮挂在天空时,父亲在院子里放上一张小圆桌,在小圆桌上恭恭敬敬地放上两个盘子,一个盘子内摞上两个每个切成八块儿的月饼,一个盘子内放上摆成锥状的烘柿。父亲终于开始敬月奶奶了。为了消磨敬月奶奶那段时间,不去想那馋人的月饼,我和妹妹坐在明亮的月光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