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怀柔区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区九年级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8分,每小题2分)
1.(2分)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功单位的是( )
A.
法拉第 B.
安培 C.
焦耳 D.
欧姆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物理学上的很多单位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例如安培、牛顿、瓦特、库仑、欧姆、伏特、焦耳等;
(2)焦耳是英国科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功的单位. 解答: 解:
A、法拉第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但法拉第不是物理量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B、电流的单位是以安培的名字命名的,不合题意;
C、机械功、电功的单位均以焦耳的名字命名,符合题意;
D、电阻的单位是以欧姆的名字命名的,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在国际单位制中,为了纪念科学家在物理学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好多单位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的,例如:电压﹣﹣伏特、电流﹣﹣安培、电阻﹣﹣欧姆、功和能量﹣﹣焦耳、功率﹣﹣瓦特、力﹣﹣牛顿、压强﹣﹣帕斯卡等.
2.(2分)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橡胶手套 B. 铝钥匙 C. 塑料笔杆 D. 陶瓷碗
考点: 导体..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空气、玻璃等. 解答: 解:橡胶手套、塑料笔杆、陶瓷碗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铝钥匙是金属,属于导体.
故选B. 点评: 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要根据生活中哪些地面用什么导体来导电,用什么绝缘体来绝缘等.
3.(2分)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电路是( )
A. B. C. D.
考点: 电路的三种状态.. 专题: 应用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 串联电路是指各用电器顺次连接的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各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电源短路是指导线直接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解答: 解:AD、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列连接,故两灯泡并联;
B、开关断开后,两灯泡并联连接;开关闭合后,导线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即形成了电源短路;
C、开关断开时,两灯泡串联,开关闭合后,将其中一个灯泡短路,即为另一个灯泡的基本电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以及电路的三种状态,属于基础题.
4.(2分)(2014?福州模拟)下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饭锅 B. 电冰箱 C. 电视机 D. 电风扇
考点: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哪一用电器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解答: 解:电冰箱、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视机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故不合题意;
只有电饭煲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是一道基础题.
5.(2分)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捂热水袋的手变暖 B. 放进热汤中的金属汤勺变得烫手 C. 寒冷的冬天用嘴呼出的“哈气”暖手 D. 寒冷的冬天两只手相互搓手来暖手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 解:A、捂热水袋的手变暖,该过程属于能量的转移,故是热传递改变内能,故不符合题意;
B、放进热汤中的金属汤勺变得烫手,该过程属于能量的转移,故是热传递改变内能,故不符合题意;
C、寒冷的冬天用嘴呼出的“哈气”暖手,该过程属于能量的转移,故是热传递改变内能,故不符合题意;
D、双手互搓使手暖和是克服摩擦做功让手暖和的,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难度不大.
6.(2分)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 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热水分子间的斥力较大 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 用力能将尘土从衣服上抖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专题: 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意大利cemb(赛博)er60动平衡仪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粮油供货保障方案.docx VIP
- 负压引流器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pdf VIP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黑布林版渔夫和他的灵魂中文译文.docx VIP
- Oasis montaj7.5 操作手册-Oasis montaj Mapping and Processing软件平台.pdf VIP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第2版杨沿平第七章滚动轴承配合1课件教学.ppt VIP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pdf VIP
- 硬膜下血肿的护理常规.pptx
- 2020年牛津译林版7A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2-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 VIP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第2版杨沿平第八章键与花键连接1课件教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