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墨舞蹈”人称“帝”
“水墨舞蹈”人称“帝”
——著名画家陈玉先艺术现象断想
(一)
大凡艺术大家,皆有其非凡的艺术经历和辉煌的艺术人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陈玉先亦然。
令人惊叹的是,陈玉先的艺术传奇似有特别的奇绝、又有特殊的意涵。
在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艺术精品中,有一幅版画《老列兵》,表现一位老将军普通一兵本色和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这幅作品的作者就是陈玉先。而这幅作品被收藏时,陈玉先只有19岁。
19岁时创作的作品,竟被国家级的艺术机构收藏,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奇迹,也不知道艺术史上谁还创造过类似的奇迹?
如果将此称为一个奇迹的话,那么,这个奇迹源自何方,对一个刚刚跨过少年时段的艺术青年,又该如何解读其艺术天赋?
(二)
上述“奇迹”若被视为一种天才现象,那么,如下奇迹又当何解呢?
还是在中国美术馆,有一组速写作品——《战地速写》,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主题是表现我参战官兵高涨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作者也是陈玉先。这组作品是其作为战地美术记者,冒着枪林弹雨和炮火硝烟,在猫耳洞中以膝为案、为参战官兵创作的上百幅速写作品的集合。
速写作为创作的“前奏”与“备忘”,充当量也就是个记录着写生线条的小纸片,似乎永远无法与“艺术品”相提并论,其被从速写本上撕下来挂在高堂展览,已经不可思议,又作为艺术品被国家艺术机构收藏,这在美术馆收藏史上是极为罕见的。陈玉先却让这种“罕见”或“不可思议”成为事实,也由此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三)
名画家有名作品,大艺术家有大作品,有的称之为标志性作品,这似乎已约定俗成,中外古今,皆有典例。仅以现当代而言,比如吴冠中的巨幅油画《长江万里图》、黄永玉的巨幅重彩《荷》、关玉良的巨幅油画《东方神韵》、贾又福的巨幅水墨《太行丰碑》《高山仰之》、李自健的巨幅写实油画《南京大屠杀》、赵华胜的巨幅水墨人物《正义的胜利》、陈坚的巨幅油画《公元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上午九时·南京》……这些作品大都题材重大、内容丰厚、画幅巨大,一般在数平米、数十平米,最大尺幅者竟达400平米。
陈玉先的鸿篇巨制似乎远远没有以上气魄,又似乎远远大于以上气魄。试举两个范例求证。
其一:经典剧目——中国现代京剧《红灯记》、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曾红遍海内外,如今至少也有数亿人仍可耳熟能祥,这两部大戏的人物造型、舞蹈图解都出自同一位作者,这位作者就是陈玉先。
其二:国家名片——由56幅水墨舞蹈画制版印制而成的《中国56个民族》,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特殊艺术载体,而这部由国家机构实施的“国家名片”工程都是选自同一个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还是陈玉先。
两部经典大戏的人物造型设计、舞蹈图解绘制,一部“国家名片”的艺术创作,虽都不是一幅巨作,但应该都是一部大作品,或者说不是大作品却胜似大作品。
(四)
艺术家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艺术方式,并以此作为惟一的生存方式,这是艺术创作的极致状态。在这种艺术生存状态中,艺术家往往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创作出天量的艺术精品。齐白石自然是进入艺术方式的艺术大家,他的一生中创作了3万多件作品;吴冠中也是,他的作品似乎难以计数;毕加索也是,他一生的作品达到了3.7万多件。
一部厚厚的创作年表,也将陈玉先送进了天量级艺术家的行列中——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陈玉先见诸报端的作品数以万计,这可是公开发表的作品,不知有哪个艺术家可与之相比拟,并且,如今的陈玉先正值创作盛年,其还将创作出多少艺术作品?
陈玉先已经走入了艺术方式,并以此作为惟一的的生存方式。如此,其创作空间将何以限量?
(五)
古人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就艺术而言,既早闻艺术之道,又始终一业攻之,该是大家之风范,又终将大家成就之。
陈玉先19岁时便有作品被收藏,“闻道”可谓“先”矣。就“术业”而言,陈玉先也该是“有专攻”的典范。《老列兵》画得是人物,《战地速写》画得也是人物,《红灯记》、《红色娘子军》同样画得是人物,就是读遍陈玉先见诸报端数以万计的作品,也较难找出除人物之外的创作对象,尽管其艺术表现形式有速写、插图、版画、连环画等不同,但以表现、刻画人物为主题始终是以一贯之的坚守。
目前艺术界似乎一片盛景,可浮华显现,不少在这种虚景幻象中疲于奔波却又自得其乐者,一会儿具象,一会儿意象,又一会儿抽象;一会儿工笔,一会儿写意,又一会儿重彩;一会儿花鸟,一会儿人物,又一会儿山水;一会儿油彩,一会儿水墨,又一会儿综合材料,自我癫狂的不行,又将业界扑腾得一番乱象。
要说,一个艺术家不断挑战自我、永远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形式本无可厚非,然见义思迁、朝秦暮楚、疲于追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