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永仁县直苴村彝族服饰灵魂在歌唱
云南永仁县直苴村彝族服饰 灵魂在歌唱
2010-12-27 16:32
? ? ? ?直苴村是云南省永仁县的一个彝族乡,每年正月十五,彝族同胞都要举行盛大的服装比赛——赛装节。在赛装场上,人们的衣着宛如马樱花一般绽放,这是直苴女人一年的灿烂、一生的幸福。更是一种奇特的展示当地服饰风采的娱乐和集会方式。每到这一天,十里八寨的彝族同胞会如约而至,来到直苴赛装场上跳脚、喝酒、唱歌、交游……欢饮达旦、热闹三天。看看谁绣的衣裳最漂亮,看看谁最是心灵手巧,欣赏他们心目中神圣的山茶花。青年小伙则会在赛装场上寻找他的意中人,而择偶的唯一标准也是谁最会绣衣裳。?这一天,直苴女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会穿戴上自己亲手绣制的衣裳,将一年的辛劳书写在衣裳上,将一季的灿烂绽放,将直苴的灵魂、情感、智慧、才能织绣在盛装里,将直苴的朴素清纯、妩媚典雅以及山水韵律都盛在盛装里。皓齿孩童的好奇、花季少女的青涩、年轻少妇的风韵、中年妇女的富丽、老年妇人的睿智,一袭直苴彝族服饰总能穿出万种风情。直苴绣品之于直苴女人,是其一生的追求,其生命的灵动都隽永在这直苴绣品中。相传1300年以前,彝族猎手朝里诺、朝拉若两兄弟从月利巴拉来到直苴打猎,惊喜地发现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适宜人们安居乐业,就带领彝族人开发了这里,乡亲们为了报答两兄弟开拓直苴的功劳,都争着为他们提亲。姑娘们对这兄弟俩也充满爱慕之情。可兄弟俩却说:哪个姑娘心最灵、手最巧,就和哪个姑娘成亲。姑娘们知道朝里诺两兄弟最喜爱彝山的木石花草鸟虫,于是趁农闲时节绩麻、纺丝、染丝线,精心绣制自己的服装。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姑娘们穿上亲手绣制的漂亮服装,集中到村旁格里山上的森林里,进行赛装活动,比美比手巧,希望能赛过对方成为兄弟俩的妻子。此后,为了纪念两兄弟开发直苴的功劳,也为动员春耕生产,每逢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都要穿着盛装相聚在一起,尽情地欢跳,相互比赛祝福,谈情说爱,年复一年,祖祖辈辈沿袭至今,成了当地彝族人民最兴盛的传统节日——赛装节。 事实上直苴村彩绣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装饰衣物,更是人们以此记载历史、传递情感的独特方式。如果说众多的民族服饰都有浓墨重彩传情表意的习俗的话,那么直苴村的五彩服饰则是其中风采别具的一朵奇葩。服装的结构是上衣下裤,上衣是中国传统的直线式平面裁剪,开襟是斜襟左征,在领及腋下处由中国传统盘扣扣合。中式立领,领前角造型方圆都有,窄袖,衣长过臀齐大腿中上段。门襟、肩胸和后背及袖肘以下用桃花法手绣了一朵朵山茶花或牡丹花,绣线用丝线或彩色十字绣花线,采用传统的满针绣方法。花的姿态有正面,也有侧面,千姿百态,变化生动、大小、疏密都设计得有主有次,花朵之间用枝叶连接。色彩主要用桃红,大红和少许黄。环绕主花形的是一圈圈一层层的二方连续花边,多的排列五道,少的也有三道;花边有手绣的,也有买的现成品,一道道一列列,层层叠叠排列开来,表达出一种朴实而热烈的追求装饰美的情趣。 下装裤子一般是直筒,裤管偏肥,直线裁剪,腰头用松紧穿脱,主要装饰重点在大腿以下,上半段是一圈圈的花边,从小腿到裤脚边都布满花边或绣纹,年青少女是在底布上直接绣花,结过婚的妇女则从裤中裆以下,换接成黑色底布,其上用白色的线,用十字绣的方法,绣出一圈手拉手的小人或环环相扣的几何菱形图案。据了解,这些图形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和生动的民俗内涵。彝族人闲时喜好蹲围成一圈喝老白干,一瓶酒或一碗酒,一人一口转着喝,他们叫“团结酒”也叫“兄弟酒”。夜晚人们围着火堂吃饭、喝酒、聊天,人们在火塘边交流思想情感,传讲神话故事和本民族的历史,形成了特有的“火塘文化”。对于高山民族来说,火不但是物质生存的必需,还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火给世世代代勤劳生息的人们带来生活的希望,人们用火照明做饭、取暖、劳作(烧毛坡)。用火来祭神灵,庆祝丰收,平时最快乐的节日是“火把节”,死后则用火烧尽肉体,便灵魂得以升天(火葬)。过年过节或有喜庆活动时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跳起欢乐的“歌妆舞”。裤腿上手拉手的小人就是这些现实生活的写照。 围裙是挂于胸前的一块布料,也称作围腰,是许多少数民族普遍使用的一种服饰构件,其功能是防水防污,便于洗濯。因为它处于前胸重要部位,妇女们都喜好在上面发挥自己艺术创造热情。其宽广平直的幅面又宜于绣制花纹图案,久而久之,其装饰作用有时会有超过实用性的势头。最有特色的是底边缀满了大红色的穗,边上有一圈花边。围裙上端挂于脖颈的链也很讲究,多用精美的银链或花边相系。在腰间有连带系至后腰。腰带的末端绣满了十字绣几何图案,顶头还挂满了一朵朵、一串串艳丽似花的线球,当她们走起路来,跳起“歌妆舞”时,臀部后面的飘带和绒球花也随之起舞,增加了许多欢乐的动感。彝族中的许多支系都戴鸡冠帽,他们之所以戴鸡冠帽,是因为传说鸡与蜈蚣交朋友,蜈蚣借鸡的角去做客,一去不还,结成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