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傻很天真朱元璋杀害的明初画家们.docVIP

很傻很天真朱元璋杀害的明初画家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很傻很天真朱元璋杀害的明初画家们

很傻很天真:朱元璋杀害的明初画家们 2013年01月08日10:28??新浪读书??微博?我有话说(50人参与)   (摘自《翰墨真赏——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赏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11月版,作者:万君超)   但是,他们“很傻,很天真”,没有看清朱元璋的真正面目。清代史学家赵翼后来在《廿二史札记》中这样评价朱元璋:“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之。”   他们不是“明星”级画家,他们曾经是学者、诗人和画家,他们是被强征或诱逼为官而招来杀身之祸的。而他们悲惨的遭遇,我们当代人也似曾闻见。读画如读史,今天的人不要轻易忘记他们,因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几块沾满了血泪的“墓志铭”。   上海博物馆近日展出“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在“文人山水画的兴起”专题中,有十一幅元代画家的作品。其中张羽《松轩春霭图》轴、赵原《晴川送客图》轴、徐贲《溪山图》轴三件作品引起了我的关注。倒不是他们的作品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而是他们三人都是或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杀,或被逼自杀身亡。这三位画家个人的悲惨命运,是元末明初(即元至正末期至明洪武初期)文人画家生存境况的一个真实的缩影。   元朝末期,群雄逐鹿,张士诚占领苏州,方国珍占领诸暨,各自称帝。当时江南一带的文人士大夫都依附张士诚,以为又是个楚汉争雄的时代开始,故跃跃欲试,试图一展济世雄心。文徵明在题跋中尝云:“伪周(张士诚)据吴日,开贤馆以致天下豪杰,故海内文章技能之士悉卒于吴。”(《文待诏题跋》)但仅十余年,张士诚即被朱元璋击溃。而那些原来依附于张氏的年轻文人不得不退隐江湖山林,寄情翰墨诗文以观进退。当朱元璋推翻蒙古王朝建立新政权之后,为了重建庞大的行政官僚机构,除了留用一批原来元朝官吏外,他还采用了三种途径来选用官吏。其中“荐举”一项就是招揽天下人才为其效力,并下诏曰:“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山林之士德行文艺可称者,备礼遣送至京(南京),朕将任用之,以图至治。”(《明太祖实录》)   那些深受元代压制的文人士大夫都有一种政治“翻身”的幻觉,所以当朱元璋诚邀天下士人为洪武新政权效力时,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面对憧憬而予以拒绝。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文人(诗人)画家,比如陈汝言、王蒙、赵原(一作赵元)、徐贲、张羽、马琬、王绂等,他们或从政,或为宫廷画家。群贤皆出,毕集相庆,自以为一个新的“太平盛世”或“朱明盛世”又将来临。但是,他们“很傻,很天真”,没有看清朱元璋的真正面目。清代史学家赵翼后来在《廿二史札记》中这样评价朱元璋:“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之。”   当那些曾经抱有幻想而从政的文人们想抽身而退,但为时已晚,早已成为人家俎上鱼肉。朱元璋大开杀戒,大兴“文字狱”,而且株连九族。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人。著名的“蓝玉案”和“胡惟庸案”(王蒙受此案牵连)就株连杀戮二万五千余人。朱元璋如此的滥杀无辜,就连太子朱标也感觉实在太过分和残忍:“陛下诛夷太甚,恐伤和气。”第二天,朱元璋就将一把全是刺的手杖放在地上,要朱标去拾,但他不敢动手。于是朱元璋就说:“汝勿能执舆?我润琢以遗汝,岂不美哉?”他的意思是说:我杀这些人就等于将手杖的刺磨掉,让你以后能够安享太平。   在这样腥风血雨的政治大环境中,那些文人画家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著名山水画家陈汝言(约1330—1371)可能曾为张士诚女婿潘元明幕僚,洪武初被荐举为济南府经历(收发文书),但不知何故竟“坐法死”。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中云:“临难从容染翰,画毕就刑,张来仪纪其事。”张来仪即张羽,其诗载陈田《明诗纪事》,其中有云:“从容洒芳翰,炳焕若丹青。好艺永世传,精魂长归冥。披图怀平素,涕泪缘襟零。”但张羽当时绝对没有想到,他在十四年之后,也投江自尽。   张羽(1323—1385)字来仪,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迁居苏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等人为诗友,时人誉为“吴中四杰”“北郭十才子”。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至正二十七年(1367)六月,徐达炮轰苏州城,张士诚之婿潘元绍迎战。在大难临头之际,潘氏家中七姬能识义节,一日同尽。八月,潘氏命张羽撰《七姬权厝志》一文以壮其事;书法家宋克书丹,瘞于七姬墓侧。洪武初年被徵至南京,但因应对不称旨放还。但后来又再徵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令其书滁阳王庙碑。洪武十八年(1385)“坐事”贬谪岭南,当行至半途中,又急被召回。张羽自知凶多吉少,死罪难免,遂投龙江而死,卒年六十三。张羽是元末明初江南地区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山水师宗“二米”、方从义、高克恭,笔墨苍秀。《松轩春霭图》轴是其唯一传世画迹,弥足珍贵,署年“至正丙午三月十日”,即1366年,时四十四岁。《明史》有传。   徐贲(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