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 政治方面: 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 ①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②在中央,废丞相,分六部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3)思想文化方面: 八股取士 思考,明太祖之后,明朝又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 建文帝(朱元璋之孙)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朱元璋 建文帝 朱棣 京师 靖难之役 xuē fān 削 藩 yān dì 燕 王 朱 棣 jìng 靖 难 朱棣真的是帮助建文帝平定身边的“祸难”吗? 明成祖朱棣 靖难之役 1399年,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后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靖难之役 朱棣称帝 明成祖 2、迁都北京(1421年) 你知道明政府为何要迁都北京吗 明政府的都城原在应天(今南京),但在明朝建立以后,退居漠北的蒙古贵族建立起北元政权,对明朝构成巨大威胁。历史上建都南京都带有偏安的性质。以南京为都城来应付北元卷土重来的严重威胁,必然有鞭长莫及的危险。再说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兴王之地:1399年,他在北京发动“靖难之变”,并于1403年夺得帝位。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靖难之役 朱棣称帝 明成祖 2、迁都北京(1421年) 目的: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3、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 东厂 (1)迁都北京 1420年(永乐十八年)明成祖迁都北京,立即在东安门(今东厂胡同)设置了东厂,用它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好大恶”的事。朱棣怕外臣徇情面,不能及时把实况向他汇报,于是特命他的亲信太监做东厂的提督。从此由太监提督东厂,就成了明代特设的制度。东厂设立后,太监有了随意逮捕、刑讯朝野臣民的特权。 为了平衡厂和卫的权势,朱棣一面令东厂所属的人员,由锦衣卫调充,同时又赋予提督东厂的太监,有监视锦衣卫的权力,使厂卫相互倚赖,不敢有违朱棣的意旨,成为他实行特务统治的工具。 资料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厂卫特务机构 削 藩 废 丞 相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八股取士 按察司 废行中书省 布政司 都 司 皇 帝 群臣 人民 知识分子 地方 中央 皇族 小结: 明朝君权的加强 朱明王朝, 专制集权, 物极必反, 江山可危。 七年级下 明朝君权的加强 小结: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明太祖通过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并设锦衣卫,大大提高皇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集权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1. 政治上: 地方 废行省 设三司 改革行政机构 中央 废丞相 设六部 2.司法上: 明太祖 锦衣卫 明朝强化君权 设立 厂卫特务机构 明成祖 东厂 3.思想上:八股取士 4.军事上:实行削藩政策 迁都北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