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安徽省芜湖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解析版安徽省芜湖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版安徽省芜湖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食物腐败变质 B. 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   C. 水结冰 D. 海水晒盐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食物腐败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分离液体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结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合理开发洁净能源 B. 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符合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即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据此解题. 解答: 解:A、合理开发洁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合理; 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会减少污染,但不符合现实,故不合理;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合理; 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合理.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绿色化学和节能减排,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3.(2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 D. 放入块状固体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固体药品的方法考虑. 解答: 解: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放锌粒时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锌粒放到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2013?太原)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分析. 解答: 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其中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稳定.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2分)(2013?泉州)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燃放鞭炮 C. 露天焚烧垃圾 D. 工厂排放烟尘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根据PM2.5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做法是否合理. 解答: 解:A、海水晒盐不会产生微小颗粒物,所以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故选项正确. B、燃放鞭炮,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C、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D、工厂排放烟尘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