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oc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 第二、三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定义、标志。 2.理解城市的动力机制以及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城市化随时间变化的三个阶段,理解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逆城市化。 4.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5.了解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城市环境问题。 8.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一、什么是城市化(城镇化) 1、概念: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思考:城市化过程中除了地域转变,还有哪些转变? 如:人口转变(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城市化一词的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各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2、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3、意义 (1)文化、思想、观念 (2)工业(工业化与城市化)(3)产业结构(4)城乡差距 (5)科技、信息 城市化动力机制 社 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 会 城市化 经 工业发展↘ 济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发 服务业发展↗ 展 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一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三个阶段): 城市起源 缓慢 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 加速发展 20世纪(二战) 迅速 现在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 类型 所处 阶段 快速发展时间 目前 速度 发展 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原因 发达 国家 后期 早 缓 高 大 相适应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发展中国家 中期 晚 快 低 小 不相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城市化 起步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水平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达国家 早 慢,出现 逆城市化现象 高 相协调、相适应 发展中国家 晚 快 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 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等。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虚假城市化 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造成严重的“城市病”。 虚假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如墨西哥的工业化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但1993年其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 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 滞后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