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描写音乐的诗歌.pptVIP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描写音乐的诗歌.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描写音乐的诗歌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zxxkw 学.科.网 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比较《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与《明湖居听书》对王小玉歌声的描写。 相同点:①描写的过程基本相同(起始——舒徐流畅;发展——起伏跌宕;间歇——悄无声息;高潮——激烈高亢;结束——戛然而止)。②写声时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③都运用了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两者的不同点:《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的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为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而无弦之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天津卷)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钟:《山海经 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清人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听颖师弹琴⑴ 韩愈   昵昵儿女语⑵,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⑶,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⑷。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⑸。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⑹。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⑺。 推手遽止之⑻,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⑼![ ⑴此篇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李贺《听颖师弹琴歌》有“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可知颖师是当时一位善弹琴的和尚。颖师:颖师是当时善于弹琴的和尚,他曾向几位诗人请求做诗表扬。   ⑵昵昵:亲热。尔汝:至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这里表示亲近。《世说新语·排调》:“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尔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带民间流行的情歌,歌词每句用尔或汝相称,以示彼此亲昵。 ⑶划然:突然。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⑷“浮云”两句:形容音乐飘逸悠扬。 ⑸“喧啾”四句:形容音乐既有百鸟喧哗般的 丰富热闹,又有主题乐调的鲜明嘹亮,高低抑扬,起伏变化。   ⑹未省(xǐng):不懂得。丝篁:弹拨乐器,此指琴。   ⑺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⑻遽(jù):急忙。   ⑼冰炭置我肠:形容自己完全被琴声所左右,一会儿满心愉悦,一会儿心情沮丧。 犹如说水火,两者不能相容。《庄子·人间世》:“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郭象注:“人患虽去,然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冰炭于五藏矣。”此言自己被音乐所感动,情绪随着乐声而激动变化。   (10)滂滂:流的很多的样子。 zxxkw 问: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来描摹音乐的?写出了乐曲的什么特点?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轻柔细屑 --高亢雄壮--飘逸悠扬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李凭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