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介绍.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快书”介绍

“山东快书” 介绍 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汉族传统曲艺形式,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解放后发展遍及中国。演唱者手执竹板或鸳鸯板,以快节奏击板叙唱,故又名竹板快书。 代表人物 传统书目 代表流派 艺术特色 继承发展 历史起源 历史起源 山东快书发源于山东省临清、济宁、兖州一带,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关于山东快书的起源。历来有三种传说,即刘茂基说、赵大桅说和傅汉章说。 继承发展 解放前 山东快书起初流传在农村,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渐渐进入城市,从地域角度形成山东省内和省外两支。 山东省内的一支由鲁西南地区扩及全省的许多城市、集镇。省会济南自不必说,早在30年代。烟台、青岛等地就留下了山东快书艺人的遗迹,特别青岛地区。当今山东快书高、杨两派创始人高元钧、杨立德都在此地一举成名。山东省内不仅拥有杨立德这样的自成艺术流派的名家。而且山东快书艺人众多,实力雄厚,活跃在广大农村集镇。 另一支沿长江向东南发展,武汉、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地也是30年代末就见到了山东快书。戚永立、高元钧等山东快书名家都曾在这一带作艺。高元钧时间最长,遂有“红遍江南”之誉。 解放后 50年代初期,山东快书开始向全国发展,在这过程中高元钧起了相当大推动作用。1950年3月,他从上海北上开拓山东快书新的流传地区。先到天津,最初献艺于小梨园,同台尽是曲艺名家,如小彩舞、花五宝、郭荣启、石慧儒等。高元钧一靠“红遍江南”之盛誉,二靠初闻天津码头的新鲜劲儿,三靠技艺精湛,乡土味浓,结果一炮打响,十分轰动。翌年又由天津到北京,最初献艺于西单游艺社会,同台也尽是曲艺名家,如孙书筠、王佩臣、张陌扬、王宝霞、花莲宝、钟翠云、王元堂、高凤山等,从此在北京落住了脚。 同时,高元钧主持连续举办山东快书培训班,主要由军队选送人员参加学习。学员分布之广,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于是山东快书在全国范围得以迅速普及。 2006年5月20日,山东快书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色 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基本句式为“二、二、三”的七字句,为保证演唱的明快,一般句子最后为三个字。左手击打两块相同的铜板(鸳鸯板)作为伴奏乐器 。 山东快书都是站唱形式,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 “扣子”的运用。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演员吟诵唱词,间以说白。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等形式。 代表流派 高派: 高元钧派山东快书,流传广、影响大、门生多、成就高。其表现特色为传神、情真、口甜形美、亲切、风趣。杨立德曾说:“高元钧的表演风格刚健一些,从戏曲里吸收多些。动作较大,也显得多。使用包袱皮薄,作包袱多些,趋于滑稽,在上海获滑稽快书之名。”,“(高)身材槐梧,嗓音洪亮,艺术上刻苦钻研,表演极为风趣生动,且善于从相声、京剧等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了快书表演形式,形成流行全国的高派。”谷源流《浅谈高元钧山东快书表演艺术的特色》一文里说:“高元钧同志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是现实主义的——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说、唱,努力塑造各种人物的艺术形象,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反映作品的主题。 杨派 杨立德,山东人。他的快书艺术地方味足,自有土生土长的气派,俏皮和细腻。他注意吐词的功力,强调轻松幽默,不强调使用过多动作,自成一家,称为“杨派”。他以表演质朴、豪放,刚柔相济,平中出奇,唱字句气势宏伟,口若悬河,从内容出发真实地述说故事中的情节,给人以身临其境动人心魄的力量。“俏”即根据情节的发展,动用大段十句、八句的联唱,一口气抑扬顿挫明显地联贯唱出,既描述了场景,表达了人物,又给人以艺术享受。 刘派 以刘司昌为代表刘派精髓在于现实主义的深化,表现为广泛地表现社会生活,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此外,刘派博彩众长,广泛借鉴各种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山东快书的艺术手段和表现能力。刘派还将歌曲、口技、电影、话剧、歌剧、杂技乃至芭蕾舞都被引进到山东快书中来,极大地丰富了山东快书的表现能力,使之面貌一新。这也是刘派山东快书的重大贡献 传统书目 《东岳庙》 《大闹马家店》 《景阳岗》 《打黄狼》 《狮子楼》 《打肥城》…….. 《十字坡》 《石家庄》 《闹当铺》 《闹南监》 《摔杯计》 《调虎计》 《张家店》 《李逵夺鱼》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