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令中国农药创制回顾与展望8.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长令中国农药创制回顾与展望8

抑制黄瓜霜霉病孢子萌发试验 已知化合物作为中间体发现新农药品种 0.1-6.8 100-650 (150-500 ) 除草剂 0.3-5.8 100-600 ( 150-450) 杀菌剂 2-7 100-880 (200-500) 杀螨剂 1-7 100-800 (200-500) 杀虫剂 LogP MW 类别 农药品种 — 分子量、Log P 已 知 杀 菌 剂 的 研 制 已知杀螨剂的研制 cyflumetofen cyenopyrafen 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 应用 中间体衍生化方法的应用 杀菌剂丁香菌酯(SYP-3375)的研制 杀菌剂唑菌酯(SYP-3343)的研制 内吸性杀菌剂唑胺菌酯(SYP-4155)的研制 杀螨活性化合物SYP-10913等的研制 新型二氯丙烯醚类杀虫活性化合物的研制 新型二苯胺类杀菌活性化合物的研制 新型磺酰胺类除草活性化合物的研制 中间体衍生化方法的应用 杀菌剂丁香菌酯 (SYP-3375)的研制 2010年3月获准临时登记 丁香菌酯的研制 取代香豆素的合成方法如下: 1997年 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丁香菌酯 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杀菌剂唑菌酯 (pyraoxystrobin、SYP-3343)的研制 2009年4月获准临时登记 杀菌剂唑菌酯的研制 中间体A 杀菌剂唑菌酯的研制 我们的新药创新研究,大多得益于攻关项目的资助,得益于当年化工部科技总院和目前中化化工科技总院的组织与领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单嘧磺隆 单嘧磺酯 双甲胺草磷 南开大学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苯哒嗪丙酯 丁吡吗啉 中国农大 上海有机所、浙江院 丙酯草醚 异丙酯草醚 苯醚菌酯 湖南化工研究院 硫肟醚 甲硫嘧磺隆 江苏农药研究所 呋喃虫酰肼 氰烯菌酯 硝虫硫磷 四川化工研究院 氯酰草膦 华中师大 贵州大学 毒氟磷 哌虫啶 华东理工大学 大连瑞泽 丁烯氟虫腈 江苏扬农 四氟醚菊酯 氯氟醚菊酯 沈阳化工研究院 新药创制研究20周年成果汇报 沈阳院新农药创制的回顾 沈阳化工研究院新药创制回顾 沈阳院新农药创制始于60年代后期,80年代初,在张少铭、王大翔、柏再苏、李宗成、尚尔才等前辈的指导下,进行新农药创制研究。培养了很多研究生 - 宋宝安、王现全等等。 沈阳院真正的新农药创制研究始于1990年,由李宗成副院长建议于1989年8月组建了新药创制组,当时仅有3人(从事合成工作)。新药创制研究真正走入正规始于1994年,也就是和罗门哈斯的公司合作开始 。 沈阳化工研究院新药创制回顾 经过20年的建设,从原来的3人发展到现今包括合成和生测两部分在内的60多人的队伍。合成员工20人,学生20人;生测员工20人。 科研经费由1990年的大约15万元,到目前的1,000万元。 在这20年间,共合成新化合物17,000多个(前10年合成5,000多个,后10年合成12,000多个);共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20件(前10年-10件,后10年-110件);共申请国外专利50件(前10年-2件,后10年-48件)。 沈阳化工研究院新药创制回顾 在这20年间,新化合物合成数量由100多个,到现在的3,500多个;化合物筛选能力由300个到现在的30,000个。共发现各类高活性化合物近百个,已开发的农药品种6个: 正式登记 氟吗啉(flumorph)、啶菌恶唑、烯肟菌酯、烯肟菌胺;--国家、省级发明奖 临时登记 唑菌酯(pyraoxystrobin)、丁香菌酯; 沈阳化工研究院新药创制回顾 目前正在办理登记的唑胺菌酯( SYP-4155)、氟菌螨酯(SYP-3759)、氯啶菌酯(SYP-7017)等。 目前在进一步研究中的化合物有10多个,涉及杀菌、杀虫、杀螨、除草活性。 沈阳化工研究院新药创制回顾 创新 --- 要有创新的讲究方法 --- 即使一点点创新 --- 就会有收获,就会与众不同。 Me too 经验合成 天然产物 SBD 组合化学 新药常规研究的方法 发现农药先导的最常用方法是利用“天然产物”,成功实例很多。几十年来大家一直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很难发现具有使用价值的、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 新药常规研究的方法 发现农药先导另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活性基团拼接”(经验合成之一)。这种方法在二十年前行之有效,现在很难奏效,原因也是大家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很难发现活性好且可获得专利的新化合物。 组合化学 新药常规研究的方法 发现农药先导第三种常用方法就是 “me too” ,成功实例也很多。该方法结果与前两个相似。对我们而言,由于宽广的专利保护范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