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环境 第一节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1999)》的要求,区域地震地质研究范围为不小于工程场地外围150公里。即东经116°42′-119°28′,北纬23°06′-25°53′。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浙、闽、粤隆起带中段的东侧,属我国东部活动大陆地壳的组成部分。东部经岛弧—海沟系与太平洋板块相连(郭令智)。 按区域地质构造发展演化史,研究区自晚元古代以来,经历过前泥盆纪地槽发展阶段;泥盆纪至三叠纪时期准地台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该区是个长期隆起的剥蚀区;晚三叠世开始,隆起区破碎解体,形成了断陷和拗陷,接受沉积,至晚侏罗世,由于受太平洋板块生长及其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并消亡于其下的影响,构造运动进入了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有大规模的中酸性火山岩喷发,并在断陷和拗陷中堆积了巨厚的火山—沉积岩,构成了闽东火山喷发带。在此过程中,本区形成 了以长乐—诏安断裂带为主体的闽东南沿海中新生代动力变质带,成为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的组成部分;新生代时期,由于菲律宾板块对台湾岛碰撞,在研究区主要表现为前期形成的构造带,继承性的断裂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 一.区域航磁异常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研究范围内,强磁异常零星而狭窄,水平拐度大,单个或成组的北东、北西向异常,错落穿插,正负异常急速交替。尽管单个异常走向各异,但总体分布组合仍为北东向的区域强磁异常走向,(图2-1)表明深部有北东向基底隆起构造存在。 二.布格重力异常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区,位于福建西部北东向上地幔凹陷区与台湾海峡上地幔隆起区之间的东南沿海重力梯级带的南段。从重力梯级带所反映的莫霍面形态,有 自东(海域)向西(陆地)急剧倾斜之势(图2-2),即莫霍面西侧埋藏深, 东侧埋藏浅。重力梯级带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该梯级带的宽度约60-70公 里,梯度变化北大南小。在泉州、漳州、云霄、诏安等地,布格异常等值线明显向西或北西方向拐折、扭曲,显示在这些地段深部存在北西向构造变异带。 三.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关系分析: 从上面所述的重力与磁场异常资料分析,长乐—诏安断裂带正处于地壳深部隆起与拗陷间的陡坡带上,而北西向深部构造在位于陡坡带上的拐折、转弯之处,表明浅部构造的变形受深部构造的制约。深部的动力过程,促进浅部构造变形、变位,显示浅部构造与深部构造密切相关。 北东向深部断裂构造,是本区的发震构造,在与北西向深部断裂构造交切 的地带,常常是研究区的发震部位。   四.地壳结构: 据廖其林等人的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分析,研究区内地壳厚度为28-31.5公里,可分三层(图2-3): 1.上地壳,相当于结晶基底层,厚度4.49公里,弹性波传播速度为5.5公 里/秒。 中地壳,相当于花岗岩层,厚度9.20公里,层速6.22公里/秒。在中地 壳下部存在一低速层,层厚2.76公里,埋藏深度13.69-16.45公里,层速5.89公里/秒,相当于康氏不连续面,在此层中常发生浅源地震。 下地壳,相当于玄武质层,层厚13.4公里,层速6.57-6.94公里/秒。在 下地壳下部还有一层高速“壳—幔混合物层”,表明有过地幔物质上涌,并迁移进入下地壳的热事件。 区内以泉州为界,地壳与上地幔物质结构有明显的差异:泉州以南,地壳厚度较薄,为28-30公里;泉州以北较深,为29.5-31.5公里,相差约2公里。而且,在泉州以北,没有发现低速层。 第三节 区域新构造运动 一、区域新构造运动简史 1、早更新世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本区地壳上升,塑造了山高谷深的地貌景观。由于侵蚀—剥蚀作用强烈,本区或者缺失早更新世沉积,或者虽有少量沉积,随后又被侵蚀—剥蚀殆尽,致使迄今未能找到早更新世沉积的地表露头,在钻孔里也没有见到该地层。在龙海市港尾镇牛头山、流会村沿海海滩等地,有基性—超基性玄武岩的喷发活动。有3个玄武岩全岩K—Ar法年龄值,介于1.62±0.2~1.07±0.37百万年 。 2、中更新世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本区地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地表岩石遭受风化、破碎,形成风化壳。在高温多雨的间断期湿热气候条件下,风化壳经历了漫长的湿热化过程,逐渐发育红土风化壳。在沿海地区,红土风化壳厚度达10米以上。由于这一时期内地壳升降幅度不大,在漳州、漳平、龙岩、永定、三明等地的河流两岸,零星沉积了热释光年龄为234±23~171±18千年的中更新世冲积地层。在龙海市港尾镇镇海村的关头、香山、漳浦县赤湖镇二乾村等地,有基性超基性玄武岩的喷发活动,上述3个地方的玄武岩全岩K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