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阶段质量检测课下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docVIP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阶段质量检测课下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阶段质量检测课下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

【三维设计】201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阶段质量检测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秦始皇统一国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其中最有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对立的举措是(  ) A.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D.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理解能力。题中涉及的是地方与中央,A项属于中央机构与此无关,B项分封制与秦朝无关,D项促进交流,有利于控制地方,但不是最主要的。C项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体现,最有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C 2.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③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废除了原来的分封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为以后社会所沿用。 答案:D 3.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祇 C.神化君主统治 D.报答天地之恩 解析:材料以古代帝王封禅意图为考查点,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古代帝王之所以多次举行封禅大典,根本意图在于借封禅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答案:C 4.右图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 ①展现了2000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 ②表现了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全国的恢弘气势 ③体现出秦朝高超的雕塑水平 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朝的徭役沉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依据图片可以看出,这是秦朝的兵马俑。①、②、③容易判定,修建如此规模的兵马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④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答案:A 5.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解析:由题干中的“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以判断A项正确。 答案:A 6.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其实质是(  ) A.争取民心,稳定社会秩序 B.维护正常封建统治秩序 C.以百姓利益为施政核心 D.增强国力,恢复社会经济 解析:封建统治者有贤明者能吸取历史教训,通常采取轻徭薄赋或休养生息的政策。唐太宗作为一个比较开明的君主,强调“存百姓”主要是看到历史上暴政亡国亡天下的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和巩固正常的封建统治而重视“存百姓”的,故B项正确。 答案:B 7.“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信息归纳完整的是(  ) ①西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由材料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可知④正确;由文成公主入藏可知①、②正确;由“布达拉”的含义可知③正确。 答案:A 8.康熙帝和吴三桂斗智斗勇的故事曲折、艰难,至今在民间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康熙和吴三桂等三藩之间的矛盾斗争,从清朝初期国内的局势看应当属于(  ) A.满汉民族间矛盾 B.清王朝与明王朝残余势力的矛盾 C.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封建国家内中央政权与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康熙和吴三桂等三藩之间的矛盾斗争,应当属于封建国家内中央政权与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 答案:D 9.学习了康熙帝后,有学生想就康熙帝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状况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下列标题最适合的是(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民族的觉醒 解析:康熙帝统治时期的中国,出现了“康熙盛世”,但落后于世界潮流,“帝国的彷徨”最能体现康熙时代的社会状况。 答案:A 10.下列对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的最大功绩在于开创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各民族比较团结 C.康熙帝收回台湾之后,设置台湾行省,巩固了祖国东南的海疆 D.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位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