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汇中学2007学年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徐汇中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理解默写(10分)
1.《白莽作孩儿塔序》中,喻指白莽诗集给劳苦大众带来冲破黎明前黑暗的光亮,以及喻指白莽诗集具有振聋发聩的战斗作用的两句是
。
2.《论语·子罕》中,比喻半途而废的句子是 。
3.《老子》第七十八章中,以水比喻柔能克刚的句子是
。
4.《前赤壁赋》中,客描绘曹操踌躇满志的形象的句子是 。
5.《前赤壁赋》中辩证哲理的关键句是
。
6.《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中,与第二段“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对应的议论是
。
7.我有迷魂招不得, 。
8.文章合为时而著, 。
9. ,落花时节又逢君。
10. ,美人帐下犹歌舞。
单选题(14分)
1.选择对《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理解正确的一项( )
贾平凹小时候读书,“虽然并不全懂,但觉得很有味道”,贾以此指出小时候以“味道”读书的幼稚。
贾夜读《西游记》,悟出“取经唯诚,伏怪以力”,而“读外国的泰戈尔,川端康成,海明威之文,便至今于起灭转接之间不可测识”,可见还是本国娱乐作品通俗易懂。
贾认为读大家作品,应“将他拉到脚下来读”,就能发现大师作品也不是完美的。
“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由此可见读书的境界就是人生的境界。
2.选择对《获得教养的途径》鉴赏错误的一项( )
例句: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A.“锦缎”句,喻指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
B.“彻悟”句,指对作品有了更高层次的领悟。
C.“幻象”句,指通过阅读和思考发现的理想世界。
D.“容颜”句,指人们思想不同而神情各异。
3.选择对《幼学纪事》理解错误的一项( )
A.本文写了很多幼时艰难生活,与写“学”关系不大。
B.把家中仅有的日历本称为“藏书”,把杂院里出了个小学生称为“知识分子”,这是幽默形式之一,把轻松的笑话说得很严肃。
C.描写那位“近视得很厉害”的老师诵读《罪恶的黑手》,幽默中饱含敬意和怀念。
在朋友帮助下读“免费”大学,总能坐到空位,此处对比了花钱旷课的学子和没钱却渴求知识的于是之。
4.对《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的理解,选择正确的一项( )
A.《史纪》除了修史以外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课文以“无韵之离骚”为题,是从文学而非从史学的角度去阐述的。
B.“太史公笔法”亦即“春秋笔法”,暗寓褒贬,微言大义。
C.“太史公笔法”尤其在于生动刻画了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D.作者运用典型例证法,阐述了《史纪》作为“史家之绝唱”的崇高价值。
5.对《密室的生活》的理解,选出错误的一项( )
A.“就别的层面来说,这本书也可以称之为经典”,可理解为它是一个小女孩在生命巨变的两年中完成,揭示了纳粹统治下犹太人的灾难,具有史料价值。
B.课文为书评,书评是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不同于读后感。
C.读《安妮日记》,“似乎这个少女就窝在旁边的沙发上”,好像安妮成为一个听众,“我”真想对她吐露感想。
D.读后感主要记录个人阅读后的所感所想所悟,通常围绕阅读对象的某一个点引发开去,可以不考虑书籍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把阅读对象作为引子。本文则是书评。
6.选出文化知识正确的一项( )
A.《秋水》包含的成语如贻笑大方、井底之蛙、上善若水。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