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 光路计算与近轴光学系统 大多数光学系统=折、反射球面或平面,共轴球面系统 折射球面系统具有普遍意义:平面:r ? ?特例 反射:折射在n? = ?n时的特例。 系统成像过程: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线束经过光学系统逐面折、反射的结果。因此,先讨论光线经过单折面的光路计算问题,再逐面过渡到整个光学系统。 一、基本概念与符号规则 子午面:通过物点和光轴的截面。 轴上物点A的子午面有无数多个, 轴外物点的子午面只有一个。 光线参量 截 距:L=OA;L?=OA? 孔径角:U =?OAE; U?=?OA?E 。 规定光线传播的正方向: 自左至右或自下而上为正方向 r l? -l -U U? ? I? I h A O C A? E n? n 光线经过单个折射球面的折射 符号规则 沿轴线段 (如L、L?和r) 垂轴线段 (如光线矢高h) 光线与光轴的夹角 (如U、U?)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如I、I?和I?) 光轴与法线的夹角 (如?) 相邻两折射面间隔 (用d表示) 人为规定→约定俗成→国家标准(参见GB1224-76):必须严格遵守! 简记:顶点起算; 顺正逆负; 光轴→光线→法线 r l? -l -U U? ? I? I h A O C A? E n? n 二、实际光线的光路计算 光线的光路计算: 已知:r、n/n?、L和U, 求:L?和U?。 在△AEC中: 由折射定律得: 由? ? U + I = U? ? I?得 在△A?EC中 r l? -l -U U? ? I? I h A O C A? E n? n 两点结论 由于轴对称性,以A为顶点、2U为顶角的圆锥面上的光线经折射后,均会聚于点A?。 当L一定,L?是U的函数,同一物点A发出的不同孔径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具有不同的L?值。 同心光束经折射后,出射光束不再是同心光束。因此,单个折射球面对轴上物点成像是不完善的。这种现象称为“球差”。 说明:球差是球面光学系统成像的固有缺陷。 轴上点成像的不完善性 三、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近轴区:当U很小时, I、I?和U?都很小。光线在光轴附近很小的区域内, 这个区域即近轴区, 近轴区内的光线为近轴光线。 在近轴区, 角度量很小, 将角度正弦值用相应弧度值来代替, 并用相应小写字母表示, 则: 高斯像:在近轴区内,给定l,不论u为何值,l?均为定值。这表明,轴上物点在近轴区内以细光束成像是完善的。 高斯像面:通过高斯像点且垂直于的平面,其位置由l?决定。 共轭点:这样一对构成物像关系的点称为共轭点。 在近轴区内,有: 阿贝不变量 消去公式中的角度量,有: Q称为阿贝不变量。该式表明,对于单个折射面,物空间与像空间的阿贝不变量Q相等,仅随共轭点的位置而变。 单个折射球面的物像位置关系:已知物体位置l,即可求出其共轭像的位置l? : 物、像方孔径角的相互关系 : §1-4 球面光学成像系统 讨论有限大小的物体经过折射球面乃至球面光学系统成像时,除物像位置关系外,还涉及像的放大/缩小、正倒与虚实等成像特性。 一、单个折射面成像 垂轴放大率:垂轴放大率?为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之比,即 因△ABC~△A?B?C,则 利用阿贝不变量公式,得: 近轴区有限大小的物体经过单个折射球面成像 A? l? -l O C n? n E h B? -y? A B y -u u? r 讨 论: 由上式可见:垂轴放大率仅取决于共轴面的位置。在一对共轴面上,? 为常数,故像与物是相似的。 根据? 的定义及式 可以确定物体的成像特性(像的正倒、虚实、放大与缩小): 若 ? 0,即y?与y同号,表示成正像;反之,y?与y异号,表示成倒像。 若 ? 0,即l? 和l同号,物像虚实相反;反之,l? 和l异号,表示物像虚实相同。 若 |? | 1,则 | y? | | y |,成放大的像;反之,| y? | | y |,成缩小的像。 轴向放大率 表示光轴上一对共轭点沿轴向的移动量之间的关系,定义:物点沿光轴作微小移动dl时,所引起的像点移动量dl?与物点移动量dl之比,即 对于单个折射球面,将式 两边微分,得 于是得轴向放大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力系统分析)第2次课 Basic principles.pdf
- (电力系统分析)第3-4次课 transformer.pdf
- (电力系统分析)第5-6次课 transmission.pdf
- (电力系统分析)第7-8次课 潮流计算.pdf
- (电力系统分析)第9-10次课 Power flow.pdf
- (电力系统分析)第14-15次课-第5章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pdf
- (电力系统分析)第13次课-第4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pdf
- (电力系统分析)第17-18次课 Symmetrical faults.pdf
- (电力系统分析)第20次课-Symmetrical components(对称分量法).pdf
- (电力系统分析)第21次课 unsymmetrical fault.pdf
最近下载
- _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_3_Computers阅读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VIP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pdf VIP
- 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Computers阅读课的教学设计.doc VIP
- 英语必修二Unit3Computers阅读课教案.doc VIP
- 工程总承包居间合同(2025版).docx VIP
- 压裂实时裂缝诊断的高频压力裂缝监测技术MWF(Measurement While Fracturing).docx VIP
- 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 第2课时 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 教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养教育考察登记表(空表).doc VIP
- 铝合金门窗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资料.docx VIP
- 《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