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共价作用对气相中B-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IngentaConnect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July Acta Phys. -Chim. Sin. 2015, 31 (7), 1309-1314 1309
[Article] doi: 10.3866/PKU.WHXB201505111
非共价作用对气相中B-DNA 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贡献:
基于GEBF 方法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花书贵1,* 金 浩1 欧阳永中2
1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省生物功能分子重点建设实验室, 南京210013;
2 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南昌市气相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昌330013)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 将基于能量的分子片方法(GEBF)应用于气相中优化B 型脱氧核糖核酸(碱基对数
目N=2, 5, 10)双螺旋构型的结构. 通过比较M06-2X 泛函和其他方法(B3LYP、B3LYP-vdW 和TPSS 泛函)的结
果, 发现不考虑碱基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将会导致碱基之间的纵向距离拉长. 随着体系双螺旋链长的增加, 没
有考虑碱基堆积作用而导致的相邻碱基纵向距离拉长的程度快速衰减. 计算表明, 气相中B-DNA 双螺旋结构
的稳定性来源于其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的协同性, 对不多于10组碱基对的体系而言, 其氢键的
贡献明显大于碱基堆积作用.
关键词: 碱基对; 氢键; 基于能量的分子片方法; π-π堆积作用
中图分类号: O641
Contribution of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to the Gas-Phase
Stability of the Double-Helix of B-DNA: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with GEBF Approach
HUA Shu-Gui1,* JIN Hao1 OUYANG Yong-Zhong2
1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Chemistry,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Biological Functional Molecules,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13, P. R. China; 2Software College, Nanchang Key Laboratory for Gas Phase Molecular Science,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 P. R. China)
Abstract: We employed the generalized energy-based fragmentation (GEBF)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gas-phase structures of B-DNA double-helices up to 10 base pairs at several theoretical level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M06-2X functional and other methods (including the B3LYP, B3LYP-vdW, a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