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对跟腱末端病大鼠末端区组织、HSP70表达和细胞凋亡影响.pdf

火针对跟腱末端病大鼠末端区组织、HSP70表达和细胞凋亡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火针对跟腱末端病大鼠末端区组织、HSP70 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末端病是指肌腱、韧带、关节囊纤维层在骨上附着部分发生劳损性变性而引起的疾 患。它是运动损伤中常见的一种慢性损伤。其发病部位多在四肢关节,例如网球肘(肱 骨外上髁炎)、肩袖损伤、跳跃膝、跟痛症等。随着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末端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运动员中表现尤其明显,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 和成绩的提高,甚至缩短运动寿命。因此,对末端病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 视,成为运动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火针可以改善气血运行,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和缓解炎症的作用,对各种慢性 软组织损伤有显著疗效。经临床验证,用火针治疗网球肘、肩周炎、跟痛症等成功的病 例已有很多,但涉及到治疗机制的报道却很少。本课题将致力于火针治疗末端病的作用 机理研究,为末端病的火针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目前,对末端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特别是在末端病的病理变化方面,多数 学者已达成共识。但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还了解较少,在临床治疗上也多为一些保守的 非手术疗法,疗效多数不肯定,并缺乏系统的机理研究;也有少数手术疗法,虽见效快, 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彻底治疗末端病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近年来,应用火针治疗末端病的报道已有不少,但也只是临床报道,涉及到治疗的 作用机理的报道却很少。因此,依据末端结构特点从病因、病理等角度探讨火针治疗末 端病的作用机理,对末端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任务 本研究采用“电击跳跃法”建立大鼠跟腱末端病模型。造模后进行火针治疗,通过 观察末端区组织和细胞形态变化、HSP70 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变化,依据末端结构特点 从病因、病理等角度探讨火针治疗末端病的作用机理,为末端病的火针疗法提供理论依 据。 1.4 文献综述 1.4.1 名称由来 肌腱和韧带在骨上附着点的结构被称为腱止点末端区。该区的损伤可以由许多因素 引起。由于慢性反复牵拉导致该区损伤并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这类疾病就称为腱止点 末端病[1] (简称末端病)。它的英文译名为enthesiopathy。La Cava 1952 年在描述颈椎 1 韧带附着部病变时作为一个独立疾病首先提出。开始他称其为“附丽区炎”,1959 年他 正式倡用“末端病”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如今末端病的名称已被各国学者所接受。 末端病是运动损伤中常见的一种慢性损伤。其发病部位多在四肢关节,例如网球肘 [2] (肱骨外上髁炎)、髌围炎、肩周炎、跳跃膝、跟痛症等 。 1.4.2 末端区的解剖结构 末端区的结构分为主要结构和附属结构两部分。有关末端病的结构,早在1929 年 Dolgo-sabaroff 就已明确指出腱在骨上的止点结构是由腱、纤维软骨区、钙化软骨区 和骨这四部分组成,在纤维软骨区和钙化软骨区之间还有一条常规HE染色后呈蓝色的潮 线为界,部分学者也将潮线归为其主要结构的一部分。 腱(韧带)纤维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Ⅰ型胶原纤维聚合成束,组成腱的二级结构, 外面包绕着一层含有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这些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由Ⅲ型胶原组成。在 肌腱的二级结构内无血管分布,其营养靠腱围血管的弥散作用提供。如果腱内压升高, 就会造成营养弥散受阻,导致胶原纤维变性。 纤维软骨区是介于腱与钙化软骨区之间的结构。主要由I型胶原纤维、纤维软骨细 胞和基质组成。腱纤维进入纤维软骨区后,由波状排列的腱纤维渐变成相互交织成束的 Sharpey氏纤维,在Sharpey氏纤维之间排列着呈椭圆形的纤维软骨细胞,Becker W 认 [3] 为这些软骨细胞可能与外力的缓冲有关 。在纤维软骨区与钙化软骨区之间有一条明显 分界的平滑曲线,常规HE染色后呈蓝色,形状似“海潮”,称为潮线,其弯曲弧度与跟 骨的轮廓基本一致。 钙化软骨区是纤维软骨区的延伸,二者不同的是在钙化软骨区有钙质沉着,因此实 际上是钙化的纤维软骨区。 由钙化软骨区到骨,没有明显的界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附属结构位于末端区主要结构附近,与主要结构共同发挥效应骨功能。效应骨所完 成的动作不同,附属结构也相应不同。附属结构主要包括腱围、滑囊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