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善让他梦圆斯坦福.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与善让他梦圆斯坦福

爱与善,让他梦圆斯坦福——谭同学斯坦福大学录取访谈实录谭同学背景分数背景:TOEFL 110, GRE 1380, GPA 3.68/4.0教育背景:中国人民大学专业背景:英语录取专业: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Education录取学校:斯坦福大学(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Education,奖学金$5000/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PP,奖学金$23000/年)芝加哥大学(MSW,奖学金$10000)华盛顿大学(MSW,奖学金$20000)芝加哥大学(MSW)乔治·华盛顿大学(MPP)牛津大学(MSc in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初夏了,我对于2011年春天的记忆似乎有了一些特别的内容,也许是因为我在这个春天接触了太多收获梦想的人,他们丰富的经历和情感也影响了我。很多时候我仅仅是一位聆听者,尽量不去打断他们对梦想的回忆。既然梦想在继续,那么追梦的人就不会停歇,我期待在已经到来的这个火热的季节里还能从他们身上分享更多的惊喜。在2011夏天认识的第一位梦想家,是个来自四川的男孩,在我印象中,四川人表面上看起来的温柔,总掩饰不了他们内心的坚韧和顽强,他们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和四川男孩见面后,我们没有太多的寒暄,直接进入主题,而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他的表现,终于让我开了一个先例……我来自人民大学,大四,英语系,即将去斯坦福大学读国际比较教育专业硕士。我申请的专业比较杂,但中心没变,我的PS里面都描述了关于对弱势群体关怀的一些看法。除了斯坦福,我还申请了牛津大学的社会政策,拿到了offer,其他还申请到了MPP, MPA和Social Work,但最终还是选择去了斯坦福,因为我本科的时候就跟斯坦福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从他的自我介绍中我感受到了他的朴实,于是我自然而然地问起了他与斯坦福大学缘分的由来。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爸爸去美国考察,他去的就是斯坦福大学,带回来很多他在斯坦福拍的照片。当时我还小,不知道斯坦福的名字,就是觉得这个学校太漂亮了,我爸就告诉我这个大学叫斯坦福,当时我上初二,这个学校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突然就想将来要考到这个学校,所以我初中学习一直都很努力。看完爸爸带回来的照片,我在初二的作文课上写过一篇作文,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能进入斯坦福大学,就是我人生初级阶段的圆满。进入大学以后,感觉好像离这个目标有点远了,特别是刚入学的三个月自己感觉很迷茫。因为我英语听说能力还可以,我就抱着尝试的心理参加了人大的“校庆杯”英语竞赛,一开始我根本不敢奢望能拿个奖,我觉得能参加就是对自己的挑战。毕竟是四个年级的学生一起竞争,没想到最后得了一个第二名,感觉像是在做梦。结果一出来,我的自信心马上就有了,之前虽然读的是外国语学校,自己的英语能力也不差,但毕竟来自西部,感觉有那么一点自卑,这个第二名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直接决定了我的人生方向。比赛结束之后,自己也变得开朗了很多,也愿意参加学校的活动。这次比赛给我的另一个惊喜实际上是一位特别的观众,这个观众也直接决定了我留学斯坦福。这个特殊的观众,就是我未来参加的社团的主席,他当时在做一个社团叫斯坦福大学中美学生论坛。他听过我在比赛时候的演讲,我当时模仿的是“布什总统做美国国情咨文演讲”,他可能觉得我英语不错,而且对中美关系比较感兴趣,这个社团正好也是致力于中美青年领袖的交流。他可能就记住我了,比赛结束之后他就来到我的宿舍,问我愿不愿意加入这个社团,当然斯坦福这三个字吸引了很多同学,更吸引我。很幸运,刚加入这个社团我就自己组织了一场活动,就是中美关系自主研究竞赛,作为一个大一的学生,能够独立去组织一场这样的活动,觉得很自豪。随后偶然的机会让我获得了去斯坦福大学交流的机会。每年我们社团都会有一个交换活动,中国和美国各选出20名代表到对方国家访问,我很有幸代表人民大学分会参加了这次访问,这样我在当年的四月去了斯坦福大学参加了会议,在那儿待了整整两周。当时参加交流活动的有北大、浙大还有斯坦福的教授,我们关系都很融洽,也会讨论很多问题,感觉这个大学的学术氛围很自由。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美国教授提出了一个关于“后毛泽东时代中美两国学生性观念对比”的话题,一开始中国学生对这个问题感觉很突然,也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美国学生就很好奇我们中国学生怎么看这个问题,最后我们几个同学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得到答案的他们觉得中国学生也在进步,类似于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总之中美两国的同学在不断通过交流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会议结束之后我们还去了市郊游玩,这样就对斯坦福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地了解。对斯坦福最深的印象就是校园很大很漂亮,比当年我爸拍的照片上的校园还要美,它的建筑屋顶都是深红色的。从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