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加味枳术汤对脾气虚证大鼠IL-1和D-木糖影响实验地.pdf

加味枳术汤对脾气虚证大鼠IL-1和D-木糖影响实验地.pdf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阳中医学院2007 届硕士研究生论文 人参而无党参,且人参条下有“上党来者,形长而黄,状如防风”的记载,至清 代《本草从新》始正式分为两条。凡古今成方之用人参者,每以党参代之。《本 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虚弱,用以调补最为平妥。”《本草纲 目拾遗》:“益肺气。”《科学民间草药》:“补血剂,适用于慢性贫血。” 可以看出: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肺虚 弱,食少便溏,虚喘咳嗽,等属气虚者。 2.4 茯苓 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本经》:“主……心下结痛,寒热烦 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别录》:“(主)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 调脏气,益气力,保神气”。《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开心益智,止健忘。” 《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本草正》:“茯苓,能利窍祛湿,利窍则开心益智, 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湿,补中健胃;祛惊,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 《药品化义》:“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 土旺金生,兼升肺气。主治脾胃不和,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 魂魄惊跳,膈间痰气。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口焦舌干烦 渴亦解。” 可以看出: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智的功效,可益气力,补五劳七伤, 补中健胃,厚肠脏,用于心下结痛,脾虚食少,便溏泄泻等病症。 2.5 延胡索 延胡索,别称元胡、玄胡、玄胡索等。性辛、苦、温,入肝、胃经。《日华 子本草》:“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癥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本草纲目》: “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本草经疏》:“延胡索,温则能和畅,和畅则行气; 辛则能润而走散,走散则血活。腹中结块……皆需气血和而后愈,故悉主之也”。 《本草正》:“延胡索,善行滞气破滞血,血中气药,故能止腹痛”。《本草乘雅半 偈》:“(延胡索)判属血中气药,气中之血药也。盖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之 不煦,即血之不濡矣。如腹中结块,募络癥瘕之为证,即血留营实之为因;如胪 腹气块,盘绕癥瘕之为证,即滞卫实之为因……玄胡立鼓血中之气,震行气中之 血,虚则补,实则平,推陈致新之良物也”。《本草钩弦》:“(延胡索)判为血中 气药,气中之血药,最为中的,不得同于破血之剂,更不得以疏气耗气诬之”。 《本草正义》:“延胡虽为破滞行血之品,然性情尚属和缓,不甚猛烈,古人必以 血为导引助其运行,其本性之不同于峻厉亦可想见。而又兼能行气,不专以破瘀 见长,故能治内外上下气血不宣之病,通滞散结,主一切肝胃胸腹诸痛,盖攻破 通导中之冲和品也。” 可以看出: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功用,多用于因血瘀气滞而 致的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痛经、跌打损伤等症。 2.6 丹参 丹参,味苦,微寒,入心、心包、肝经。《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 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 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日华子本草》:“养补定老,通利关脉,…… 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本草汇原》:“丹参, 《本经》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入走水等疾,皆瘀血内滞而化为水之候。止烦满 益气者,瘀积去而烦满愈,正气复也。”《本草正义》:“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 于活血行血…详古人所治,无非宣通运行之效,而其所以能运行者,则必有温和 之气,方能鼓荡之、振动之,所谓主心腹邪气,肠鸣痼疾,其义已隐隐可见”。 5 贵阳中医学院2007 届硕士研究生论文 可以看出: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主治腹部癥瘕,冠心病、 心绞痛、心烦不眠等症。 2.7 砂仁 砂仁性辛、温,归脾、胃经,《开宝本草》:“治虚劳冷泻,宿食不消,赤白 泻痢,腹中虚痛,下气。”《药性本草》:“主冷气痛,温暖肝肾。”《珍珠囊》:“治 脾胃气结滞不散。”《本草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 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本草经疏》:“缩砂蜜,气味辛温而芬芳,香气入脾… 故为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本草汇言》:“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 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 奏效最捷。《本草新编》:“砂仁,止可作佐使以行滞气,所用不可过多…补药味 重,非佐之消食之药,未免过于滋益,反恐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