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时事热点: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第11课 从《农民日记》看中国经济建设发展 (1949——1976) 候永禄   各茶坊酒肆、商店当铺都挂上了一面面有着五颗星的国旗,大街小巷贴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打倒蒋家王朝,人民当家作主”等红红绿绿的标语。 日记一:1949年10月1日 晴    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起步——有了家底(1949—1956) 历史最高年产量 50% 1949 100% 历史最高年产量 25% 农业生产 1949 100% 工业生产 一、起步——有了家底(1949—1956)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1949~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我花一万四千元(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政府一有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    政府将发出什么号召? 日记二:1952年春节 下雪天 2、一五计划(1953—1957) (1)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 一、起步——有了家底(1949—1956) 重工业占工农业生产比例 材料一: 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Fgh 一五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 乌鲁木齐 兰州 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一汽 武汉 上海 天津 北京 沈阳机床、飞机 【探究】从图中可看出这些企业分布有何特点?     原因何在? 提示: 特点:基本上分布于东北地区。 原因:地理:    历史: 返回 资源,交通,离苏联近 工业基础好 3、三大改造(1953—1956) 对象 主要形式 结果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合作社 合作社 公私合营、 和平赎买 一、起步——有了家底(1949—1956) 3、三大改造(1953—1956)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工商业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 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 三大改造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一、起步——有了家底(1949—1956)   每顿饭都是(妻子)菊兰端上个大脸盆,跟着大家排在长长的队伍后边,等着一勺一勺地舀稀饭糊糊。人们低着头两只眼一直盯着锅底,等着匀那一点点残汤饭底子,直到舀饭人拿饭铲铲净最后半勺子后,才无可奈何地走去。社员把地里的红薯根、红薯蔓,都刨来吃了。周围村里村外的榆树皮也被人剥光吃掉了。 日记三:1960年11月2日 天气阴沉    候永禄家发生了什么变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二、探索——“激情燃烧” ( 1956—1976)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探索与失误及文革相关内容,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正确的探索与失误分别是什么? 失误 正确 探索 我国在探索时期(1956——1976) 正确探索及失误 二、探索——“激情燃烧” 中共八大、 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 八大二次会议、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小组探究】:分为三个小组,探究我国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成就和曲折。 二、探索——激情燃烧 中国八大代表 总路线组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组代表 二、探索——激情燃烧 我小组认为… 各队正大搞工业集资,收集社员家中的废铜烂铁。我便把家里的一斤半铜麻钱、旧铁犁辕子和父亲在世打铁用的大锤、大钳、虎头钳等都当做废铜烂铁支援了大炼钢铁。 日记四:1958年8月3日 烟大(雾霾)    我和雷文现去双王乡八里店看了植棉能手张秋香的棉花。标牌上的指标却竟是亩产棉7600斤,真惊人!…正如群众形容的那样:高潮高潮接高潮,走不快了赶紧跑! 日记五:1958年8月7日 毛毛雨 全公社宣布吃饭不要钱。我十分惊奇!难道真的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吗?…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出现了“病人多,孕妇多,产妇多”的“三多”现象。特别是一些重活、累活,像除圈、铡草、挑粪等没人爱干。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侯永禄家乡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日记六:1958年11月1日 阴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