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案_3.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囚绿记》教案_3

《囚绿记》教案 题:囚绿记 教学设想 本是一篇略读。 新的程理念指出,语教学应注重学生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囚绿记》是现代散家陆蠡所写的一篇借物抒情的,讲述的是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历程。在中,作者详尽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这篇以小见大、借物抒情,把“绿”比喻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也象征着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整篇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真挚而热烈的爱,教师要引领同学通过反复诵读和感悟品味把握的感情倾向,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本篇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阅读方法的引导和对主题的深入探讨两个方面,其中阅读方法主要突出朗诵在鉴赏中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的思路,理解“绿”的涵义。 2探讨中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任务,要求熟读。 2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的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点、难点 在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的主题。 教学时 1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前准备 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同学熟读,通过网络熟悉陆蠡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的化人是最讲究骨气的。学史上就有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今天,我们要解读的这位作家——陆蠡——也是一位宁死不屈的化人。 (以“人的骨气”引入对作者的简介,照应本单元学习过的内容) 二、解题 “囚”,囚住、囚禁之意;“绿”,自然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既然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为什么作者要囚住绿色?从的标题中寻找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阅读的兴趣。)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诵:找出作者“囚绿”的原因 (强调阅读散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诵中去体会的感情基调) 2教师巡视 3分析引导 学生找出“囚绿”的原因:真挚而热烈的爱 引导学生分析本思路:寻绿,观绿,囚绿,释绿,思绿 的感情基调:洋溢着对绿色、对生命的真挚而热烈的爱 四、品味鉴赏 1快速阅读:找出中描写绿藤的句子,说说作者写出了绿色的哪些特点。 2学生品读: 示例: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3绿藤的特点:顽强、美丽、固执、不屈服。 五、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称常青藤为“绿友”?谈谈你的理解。 2时代背景: “卢沟桥事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在这样烽火连天、国难当头的岁月里,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者为何能如此留恋专注于这常青藤呢? 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表现了民族气节,永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和自由。 2走近作者: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以34岁的英年殉于日寇屠刀之下。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化出版社遭日军搜查,当时陆蠡恰好外出,本应庆幸自己的脱险,但他出于责任感,独自一人到捕房去问个究竟,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部。日本宪兵问他:“爱不爱国?”他说:“爱国。”又问:“赞成不赞成南京政府?”他说:“不赞成。”又问:“依你看,日本能不能把中国征服?”他断然回答:“绝不能征服。”日本宪兵恨他态度强硬,认为有政治背景,屡施酷刑,但他决不改口,结果吐血而亡。 3情感体验:读陆蠡像,谈自己阅读本的感受。 六、拓展练习 后练笔:观察我们的校园,借助想象和联想,写一段描写“绿色”的字,字数不限。 附:板书设计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