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塘杂考
葛塘杂谈 南京市作家协会 会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刘荣喜 “葛塘”名称何时出现? 你所知道的葛塘历史? 古代葛塘是什么样子? 你知道古人吟诵葛塘的诗歌吗? 疑问 提纲 葛塘其他地名考证 葛塘历史人物 葛塘难民收容所和“葛塘惨案” 古代吟咏葛塘的诗歌 葛塘地名的记载和来历 《金陵诗徵》卷六收录宋代段拂的诗 葛塘文献 葛塘文献 葛塘文献 葛塘文献 葛塘文献 葛塘沿革 宋、元、明三代,葛塘的隶属缺乏具体文献。“葛塘”真正见诸史籍,最早的当是清代第一任六合县令刘庆运主持编修、六合人孙宗岱等主纂,出版于清顺治二年(1645)的《顺治六合县志》。 清代光绪年间六合设106个堡,葛塘、接待寺均为其中之一。 民国三十六年葛塘及周边地区地图 葛塘沿革 葛塘沿革 民国八年(1919),六合建有8个区,3个市(六合市、瓜埠市、葛塘市),5个乡。其中第三区辖葛塘市、30堡,其中包括接待寺、葛塘集等。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六合全县设7个区、22镇、79乡。其中未见葛塘的名字,但是根据当时的地图可见,葛塘集已经被分割成中山镇和桥塘乡,属于第四区。 建国后,1949年至1952年,六合县设10个区、8个镇、96个乡。葛塘区为10区之一,辖1个镇、13乡,分别是大厂镇,滨江、桥塘、四柳、军营、长芦、毛许、双桥、新河、渡桥、龙山、中山、沿江、龙池等13乡。大厂镇后又划归南京市浦口区。当时还有新集区辖7个乡,为头桥、接待、郝九、垛石、妯娌、白塘、河南乡。 1957年六合撤区并乡,设1个镇、22乡,中有葛塘、新集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六合撤销原乡镇,设13个人民公社,葛塘和龙山两乡合并为八一公社,新集乡改称卫星公社。1960年,葛塘划归浦口区管理。1973年,葛塘与沿江、盘城一起与大厂镇合并,成立南京市大厂区。后一直跟随大厂区的隶属变化而变化。 1988年,葛塘撤乡建镇;2000年,葛塘撤镇建立街道办事处。2002年大厂区与六合县合并成立六合区,葛塘街道成为六合区区属街道。 《葛塘》 (宋)段拂 筑圃依山曲,开门向水湄。 春风摇鼠梓,夜雨足凫茈(fúcí) 。 但解髡能饮,焉知朔欲饥。 提壶花外转,催出眼前诗。 段拂(?-1156),字去尘,上元(今南京市)人,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葛塘诗歌 《秋蟪吟馆诗集》卷四《残冷集》 葛塘诗歌 《续金陵诗徵》卷四引用金和诗 《葛塘集遇同学刘生》(六合道中) (清)金和 尚有相逢地,都惊白发新。 病多拌速老,乱久剩奇贫。 长路悲秋日,余生失母人。 孤灯同说恨,清涕浣衣尘 。 金和(1818―1885),南京诗人,字弓叔,号亚匏。 葛塘诗歌 《明日与刘生别》 (清)金和 不尽平生事,亲棺葬未移。 有家还待食,传姓况无儿。 与我皆同病,如今岂死期。 天涯珍重去,衰朽要胜悲。 葛塘诗歌 《过六合时方祷雨》 (清)金和 春麦半枯农欲死, 三年况未息干戈。 若倾过客伤心泪, 应比皇天一雨多。 《行经六合》 (清)金和 诸军消息谢如闻, 社鼓无端闹夕曛。 为见村村村父醉, 一时回首望南云。 葛塘诗歌 葛塘文献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关于形势的内部报告》 “此外,在南京附近,有许多村庄被烧毁,遭受了严重的战争损害,它们也十分需要南京给予救济。例如我们收到了来自一个近于荒芜的地区要求救济的呼声,那是一个有2.4万人口的栖霞山难民营;还收到了有2000名难民的葛塘集需要救济的请求。……”(《拉贝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657页) 葛塘文献 日本侵华地图:江苏省【葛塘集】(民国七年十二月测图,二十三年八月调查,十一月制版) 葛塘文献 葛塘文献 葛塘文献 潘家梅,字羹和,邑之葛塘集人,饶有资产。道光年间国家赋税例纳糙米,邑令云茂琦纵胥吏舞弊,乡民入城纳米,踢斛盈尖,不堪其苦,时潘与乡邻陈士元、李世友等,集议将各乡户应纳米数,彚开清单,翌晨挺身来城,为民请命,要求踢斛盈尖改用斗斛自概,以昭平允,与胥吏争持不决,胥吏禀知茂琦,遂传潘严讯,欲治以私征国课罪,潘窥其隐,遂将此单一口吞没,茂琦知计不售,乃以哄闹公堂罪,详呈大宪,潘亦赴省辩诉,互讦不休,案懸多日,迄未能定,惟潘之资产既因此损失大半,而茂琦亦因以去官。呜呼!若潘羹如者,宜与夏韦佩之争熟粮改糙,任瞻如之争田赋折色,至今同啧啧人口云。 按:茂琦在吾邑政声卓著,载入名宦,不知此何以纵容胥吏骚扰闾阎若是!据乡邦父老言,此事确凿可信,姑志之以待考。 ——(民国)张官卓《棠志拾遗》 葛塘人物 云茂琦(1790-1849), 字以卓,号贝山,又号澹人,海南省文昌人,道光六年进士,授江苏沛县知县。道光九年(1829)任六合知县。后升兵部、吏部郎中。晚年归家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