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歌赏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歌赏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歌赏析 九年级语上册外诗歌赏析 《观刈麦》白居易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2、请用生动的语言展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描绘的劳动场景,并体会这一劳动场景的作用。 农民在田间埋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的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体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 《月夜》刘方平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春回大地时诗人的喜悦之情。 2、赏析“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一:这两句运用的主要意象是虫声,又有“新透绿窗纱”补加,运用通感的手法,在声音美之上再饰以色彩美,更给人清新的感觉,于是便美不胜收了。 赏析二:句中“新”包含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有清新之感,又有欣悦之意。 赏析三:这两句写的月夜一角,诗人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商早行》温庭筠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2、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明月、行人足迹、板桥、秋霜,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渲染了凄清、寂寞的气氛,抒发了长期漂泊他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3、赏析“槲叶满路,枳花照驿墙” 诗中“落”“照”二字生动传神。“落”字有落叶归根之意,撩人思乡之情;“照”,“照亮”的意思,点染事物赋情于景。指数的白花照亮驿墙,衬托了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的早”的特点。 4.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实为难得”。请结合全是对此加以赏析。 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有无穷意蕴。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 .尾联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深切的思念。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卜算子·咏梅》陆游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志节高尚(孤高正直)、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表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格,展现失意英雄志士的孤傲形象。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2、请分析上片写梅花遭遇的作用。 梅花在荒凉的驿站外,断桥边,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的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写自己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破阵子》晏殊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热烈赞美。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上片美丽而富有生机的景色。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早燕归。园子里有个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黄鹂清脆的啼叫。 3 《浣溪沙》苏轼 1、本词上片三句话三个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分析三个画面间的联系,并分析作者的感情。簌簌飘落的枣花,轻轻地打落在衣巾上,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嗡嗡的缲车声萦绕在村子上空,还有那在古柳下穿着牛衣叫卖黄瓜的农人,真是一幅静谧祥和的乡村图画。这一组画面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不仅色彩美,而且音乐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写出了农人劳动的繁忙以及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农村恢复生产后的喜悦之情。 2、请简要概括下片内容,并分析作者的心情及表达作用。 下片内容:主要写谢雨神途中行路的艰辛。 “试问”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融洽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醉花阴》李清照 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词通过悲秋伤别抒发了词人的寂寞相思情怀和浓浓的离愁别绪。 2、试分析“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一句中“透”字的妙处。 一个“透”字不仅写出了秋夜寒气透人肌肤,也写出了词人心灵所感的无比凄凉,突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孤寂凄苦之情。 3、“人比黄花瘦”的“瘦”字与词中哪个字呼应?试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与“愁”字呼应。“瘦”生动写出了作者因刻骨的离愁,而腰肢瘦损的形象,有力地表达出了思念之情。 4、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历为人所称颂,请分析为什么以“黄花”写哀愁呢? 这句话比喻新奇传神,言情含蓄,以人比花,即景设喻,极其自然。重阳节黄昏菊花清瘦的形象,能生动的写出作者憔悴的形象和淡淡哀愁,加上菊花以优雅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