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一、【注解】:
1、红颜:指年青的时候。
2、轩冕xuān iǎn: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
3、卧松云:隐居。
4、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
5、清芬:指美德。二、阅读下面李白的《赠孟浩然》,然后回答问题。
、这是一首向朋友表示崇敬之情的诗,全诗的抒情主线贯穿着一个__字。(2分)
、诗人笔下的孟浩然具有什么特点?(4分)______
、本诗中的“风流”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高安可仰”让我们联想到哪个成语?(6分)
参考答案:、、爱 、采出众、蔑视功名、超然隐逸、高风亮节。
、“风流”指有才学而不拘礼节;高仰止
三、【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tì tǎnɡ闻名天下。
青春年少鄙弃功名不慕官冕高车,
白头浩首又归隐林摒弃尘杂。
星夜明月之下常常饮酒醉得非凡儒雅,
迷恋繁花绿草他不事君王胸怀那么豁达。
高似的品格啊,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那清澈芬芳的道德光华!四、【评析】: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
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
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巍峨峻拔,令人景仰。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从此诗可看出,李白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诗纬》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本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注:徐邈(170—249)字景,东汉末魏初燕国蓟ì(今北京市)人。魏帝受禅登基,他历任谯国国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到之处,都令人称道,赐予爵位为关内侯。皇帝御驾幸临许昌,问徐邈说:“经常作中圣人没有?”徐邈回答:“先前子反在谷阳死去,御督因饮酒而受罚,臣下嗜酒如同他们两人一样,不能自制,时常仍作圣人。然而身上长瘤子的人因为丑陋而留下名字,而臣下却因为醉酒为陛下所认识。”皇帝大笑,看着左右的人说:“名不虚传。”迁升他为抚军大将军军师。)
“高”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后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赞美孔子。这里既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