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复习重点
例题2:课本第12页第三课《从罗丹得到的启示》首尾两段: 首: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尾:我察觉至今在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 分析:开头一句为结尾一句的铺垫。 例题3:初三第一次月考试卷《白纸的传奇》第23题: 在8-14自然段中,与第15自然段的“父亲看到了他预期的效果”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孩子长大了也会爱纸,需要纸,各种纸会伴着孩子们成长。 分析:前一句为后一句的铺垫。 文章中的“题文照应”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题文照应”就是平时常说的“点题”,即文中内容照应文题。 例如:《语文学习报》第2期《不会考试的数学大师》一文中的结尾“这就是伟大的数学家埃尔米特,一个从来不会考试,但是却取得了惊人成就的人。”照应问题“不会考试的数学大师” 。 中考类似题型举隅: (2007年中考试题)《老海棠树》: 从第4段中找出与第5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 。 26、缩写 缩写方法: (1)留:人称、主要情节、主旨 (有时题目对人称、范围有限定,要具体对待,比如本文对人称的限定,《阅读》P206对范围的限定) (2)删:次要人物的次要情节 (3)改:多种表达方式变为叙述为 主的表达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人称变成“我”,“我的故事”就是“我”成长的过程,而“我”成长过程中,馆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关于馆长的所作所为是重点内容,这可以参考第25题(提示:记叙文阅读中,倒数第二题往往与最后一题联系紧密,可巧妙利用) 当然,“我”作为主线人物必须贯穿始终。 参考答案: 我从小父母离异、生活贫穷,在学校借书时把“30”里拉改成了“80”里拉,以此获得50里拉的生活费。馆长获知秘密,用理解和宽容成全了我,并用这种方式长久地资助了我。多年后,我事业有成,重返母校感恩并支付当年的账单。 上海市初中语文复习要点 现代文阅读部分 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严英 读懂文章内容 按要求概括 思路 ①审题: a.审清题目的层次要求 b.审已有答案,找到提示 ②明确概括范围 a.时间标志 b.过渡段(句) c.中心句 方法 ①六要素概括法: 什么人(主人公)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②中心句 ③串词成句: 圈画关键词(主要动词)围绕六要素组成句子(围绕中心,取舍“什么情况”) 一、读懂内容,按要求概括 虹口区《那些人》 23、文章综述了四件事,请概括内容(6分) ⑴小学二年级,我为写一个字得到老师的表扬而自豪。 ⑵ , 。⑶ , 。 ⑷ , 。 概括要求:何时,我因为 什么事 而 怎样 。 时间 情节 情感 徐汇区《母亲的手》第21题文章围绕“母亲的手”写了以下几件事:(9分) (1) (2) (3) (4)寒冷的冬夜,母亲在昏黄的灯火下亲手为全家缝补衣袜。 (5)母亲的手在玉屏箫上跳动,吹出美妙的曲子。 概括要求:何时,母亲用手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 时间 情节 2005年16题 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或反应 刘老师的品质特点 刘老师笑谈残腿。 (3) (4)乐观向上、身残志坚 (1) 学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 学生沉浸其中,时而激动,时而悲痛。 (5)敬业爱生、热爱祖国 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 学生受到鼓舞,感到亲切。 把握文章内容有三层能力: A、原文:从文章直接找出叙述或描写部分 B、内容概括:什么人+(怎样做)什么事+结果怎样 C、提炼:人物形象/中心主旨 这A、B、C三层中,可以已知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去求另外一个,比如: A-C:《阅读》P91“儿子的鱼”第3题 A-B:《阅读》P69“隐形的翅膀”第1题 B-C:《阅读》P74“生死攸关的烛光”第6题 第(1)—(11)段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1)-(4): (5)-(8): (9)-(11): 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 的品质。 无论他 的时候,还是他 的时候,直至最后 的时候,他都“一声不吭”。从中可见他具有 的精神品质。 C-A:“2011年闸北区初三语文质量测试”第22题 C-B:这种类型碰到最多:阅读P99“花事知多少”第3题,“2011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