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克纳与汪曾祺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对比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8月 第38卷第4期
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 Aug.2017Vol.38No.4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7-04-008
福克纳与汪曾祺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对比
房艳红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 ·福克纳和我国作家汪曾祺虽然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但作品中
却闪烁着共同的人性光辉。由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异于中国儒道文化,他们书写人文情怀的方式又不尽相同:
福克纳侧重于以神性之光关照人性,而汪曾祺则着力展现乡土里的唯美世情;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
福克纳在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方面,其笔下的人物通过“向死而生”而走向救赎之路,而在汪曾祺笔下,面对
生存困境,众生则以超越的态度诗意栖居。
[关键词] 福克纳;汪曾祺;文化传统;人性;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2643(2017)04006407
AComparativeStudyofHumanismBasedon
Faulkner’sandWangZengqi’sLiteraryWorks
FANGYanhong
(SchoolofAppliedForeignLanguage,
Shando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Jinan250014,China)
Abstract:WilliamFaulkner,anAmericanNobelPrizewinnerinAmerica,andWangZengqi,arenowned
Chinesewriter,weredeeplyrootedindifferentculturaltraditions,butthehumanityreflectedintheirliterary
worksissimilar.Becauseof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WesternChristianityandChineseConfucian
ismandTaoism,theyexpressedhumanismindifferentways.BothofFaulknerandWangZengqiwerein
fluencedbytheethosofExistentialism.Theformerplacedemphasisonthehumanityunderthecareofdi
vinity,expressinghisultimateconcernwithmanintheway“beingtowardsdeath”toredemption,while
thelatter,whoseultimateconcernisthatlivingbeingscanbeoutofmessinaratherdetachedway,fo
cusedondisplayingaestheticallyworldlyaffairs.
Keywords:WilliamFaulkner;WangZengqi;culturaltradition;humanity;humanism
1.0引言
文学即人学,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怀。美国作家福克纳在其小说中通过展示美国南方人的
生存状态,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和关注。无独有偶,中国作家汪曾祺的作品也同样是关爱
收稿日期:2017012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BZX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房艳红(1972-),女,汉族,山东临朐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64
房艳红 福克纳与汪曾祺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对比
众生,悲悯人世,与福克纳具有相通之处。福克纳与汪曾祺都深深地植根于各自的文化传统,
但是前者受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