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 3.ppt

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 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说课比赛课件: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三) 3

说课课件 淮南五中 导入: 1、快速阅读第一单元前言(1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和形成、发展的简单脉络,明确学习本课的重要性。 孔丘(前551年~前479年)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的没落贵族。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思想 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都得到这样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哪里去吸取智慧。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 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 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 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 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 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思想 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89) 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 人。 战国时期我国著名著名思想 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 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 卿”。 著有《荀子》一书。 荀子的思想 道家——老子与庄子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子 1.进步性: A、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B、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 2.保守性:主张恢复周朝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主要目的) 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时代,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和总结,并博采众家之长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学习目标二: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结合必修一、必修二从政治、经济、阶级和思想文化上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理解百家争鸣的重大意义。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中原大地冲突与战争不断。原来地位低下的士族阶层, 也渐渐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视。士族开始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渐渐的形成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现象——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现在请大家依据本课所学完成下面表格 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课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类型,采用主板书和副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中间标题,左边写正板书右边写副板书,板书本课知识的主要条目,重点难点用不同彩色粉笔钩出。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 1、创立:春秋——孔子(生平、思想) 2、发展:战国——孟子、荀子(思想) 二、道家、法家和墨家 1、道家:春秋——老子(思想) 战国——庄子(思想) 2、法家:战国——韩非子(思想) 3、墨家:战国——墨子(思想) 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含义 2、出现的社会原因 3、重大意义 历史地位: 1、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2、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孔子思想对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在世界思想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仁政”: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主张实行“仁政” “性本善”: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 和扩充人的善性 “民贵君轻”:“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 思想 “仁义”与“王道”:施政以德,主张以德服人 “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 “人性之恶”:认为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规范 人民行为,使人向善 代表作:《道德经》 名言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代表作:《庄子》 名言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老子,传说姓李名耳,生卒年不详。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点击 点击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集大成者 思想主张:“道”是本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朴素辩证法 思想主张: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把世间万物都 看做相对的 代表作:《韩非子》 名言录: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约前280—前233 ),战国时期韩国人,是法家集大成者。 点击 思想主张:法治,厉行赏罚;加强君主集权;改革。 代表作:《墨子》 名言录: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