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完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完结

学习目标 1、学习鉴赏古诗词形象的方法。 2、掌握古诗词中形象鉴赏题的 答题模式。 一、人物形象 方法一:整体感知,确定身份 方法三:抓关键词,分析特征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栈中过节而思念家乡亲人的形象。 前两句写冬至佳节,诗人远在邯郸的客店里,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三四两句落笔家人,推想家中亲人今天相聚到深夜,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二、景物形象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型 设问方式: ①这首诗选取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 ②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意象? ③诗中描写某个意象有何作用? 答题步骤: 1、析含义: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 2、剖原因: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3、析效果: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例.(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 (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一下“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剖原因)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析效果)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题步骤 1、找意向,组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析特点,设意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 3、表感情,明作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 ? ? ?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三、事物形象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答案】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小结:鉴赏物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物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作业布置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 考试说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