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学教练》导学案 课题: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课时: 1 主备人:唐荣 审核人: 编号:201108 班级: 小组: 姓名: 时间: 作业批改: 一、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   2.品味词语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及洋溢的情感。   3.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2.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   走近作者李大钊 李大钊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他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李大钊的小品散文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坎镗的神韵,是他进行推翻旧世界的洪迈精神的反映。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篇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课文背景   此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他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丰富,激情澎湃。 ”比喻什么?用一句话概括“长江大河”的流程状况。 2.第②自然段与第③自然段的内容有些相同,是否多余?你如何看待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第④自然段中,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4.学习第⑤自然段,找出比喻句并说说其比喻义。 5.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标题中“艰难的国运”指的是什么?“雄健的国民”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作者把两者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什么? 6.任选一段进行朗读,并说说你这样的理由。 五、课堂训练  拓展训练 1.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要“国民”?? 2.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逼狭___ 险峻___ 崎岖___ 阻抑___ 一___千里(xiè)___山叠岭(cóng)绝壁断___(yá)___流滚滚(zhuó)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狭( )____浊( )____境( )____峻( )____ 侠( )____蚀( )____竟( )____竣( )____ 竞( )____俊( )____ 三.先解释加点字,再解释整个词语 ①浩浩荡荡: ②一泻千里: ③亦复如是: ④奇趣横生: 四.课内语段阅读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逼狭____ 崎岖____ 2.“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3.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之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 5.第二段中的两个“其”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6.第三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五、课外文段阅读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封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在长期的兼容并取、包收含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午时间里融合了许多古代先民,这个过程就是古代先民相互开放、相互吸收的过程。由于开放,我们的民族取长补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就;由于融合,民族的精神保存了活力,历经磨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