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4要速度还要质量.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1-4要速度还要质量

要速度,还要质量科技的进步带动世界进入了提速时代,这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很显然,在这场全球参与的进程中,谁都希望占据主动。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提速是为了保持其世界领先的位置;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要想追上对手,唯一的办法是跑得更快。”   提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高速发展的交通工具,让人们体会着天涯海角间朝发夕至的“瞬间”感觉。网络视频、移动电话、即时聊天工具等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通话、“见面”的愿望,打破了空间限制。科技的发展让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和便利,先进发达的现代文明相互影响,推动世界文明整体进步。“地球村”里不同肤色、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交流、增进了解。   今天,提速也正成为展示力量的标志性词汇。中国高铁领跑世界、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运算速度全球夺冠、嫦娥二号翱翔宇宙……短短30余年,中国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快速发展的中国给世界以惊喜,也使中国在全球赢得了更多尊敬。在中国,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的发展充满活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论坛、博客、微博异常活跃。提速,为中国人心智的进一步开启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提速固然能够带来便利,但盲目提速有其弊端。例如,近年来,过快的城镇化进程让房地产市场火热,但是也相应带来了机动车数量飙升、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们幸福指数下降等后果。“短命建筑”的出现更是盲目提速的后果。   纵观都市生活,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忙,但是往往不知道为何忙,忙什么。   其实,快节奏的背后,还有对金钱和利益的狂热追求。如果挣钱成为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行业道德准线必然会下降,整个社会也必然陷入浮躁。   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的精神和文化也越来越缺少沉稳和积淀。一味求快,急功近利,看似繁华实则浮躁。德国作家歌德前后花费60年写就《浮士德》,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增删五次,披阅十载”。   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巴塞罗那市区中心的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4年,目前仍在修建中。其实在西方,慢工出细活,用几个世纪的工夫建一座教堂的例子并不鲜见。比萨大教堂用了221年、亚眠大教堂用了190年,而西敏寺教堂、科隆大教堂都用了500年的时间。在中国,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云冈石窟的开凿费时60余年,龙门石窟以400余年的时间营造,敦煌莫高窟的成就竟用了900多年……   已习惯于“当年开工、当年完工”、“一年一小变、三年大变样”的现代人永远也无法容忍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们在未完成的穹顶画接连十天半个月的精描细绘,更无法理解多纳太罗、贝尼尼们为什么会因为毫厘之差而执意毁弃几近告竣的雕塑。大型机械与现代科技大行其道之时,工匠精神和建筑艺术也消失殆尽。   当然,对“慢工出细活”的理解不能偏颇,更不能把“慢”作为躲避工作的“护身符”和“挡箭牌”,从而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作风拖沓。不是所有的“细活”都是“慢”出来的,也不是一味的“慢”就一定能够出“细活”。   我们是不是要拒绝提速,重新回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呢?当然不是,在提速时代,我们需要重拾“慢”的精神,但不是放弃提速,而是要用一种理性的思维看待提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经济上,我们都要注意速度与质量的平衡。   目前,在国际上兴起了一场“慢”的潮流,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1986年兴起的“慢餐运动”目前已经有10万多名会员,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意大利5个小城的市长掀起了“慢城”运动,意大利人贡蒂贾尼创建了“世界慢生活日”,这些倡导慢生活的方式,其实是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与“提速”并不矛盾。   生活上需要重拾“慢”的精神,在经济领域也需要“慢”精神。当前,“中国制造”遍布全世界,但是,“中国制造”并没有给中国人带来应有的利润,也没有改变中国“世界加工厂”的地位。改变这种现状的突破口在于打造中国企业品牌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静下心来打造我们的自主品牌,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一个世界品牌的背后一定是需要持续不断地积累和打造的,需要一种“慢”的精神。在汽车行业疯狂扩张的今天,在人力成本高昂的英国,劳斯莱斯仍然大量使用纯手工打造,精炼、恒久、巨细无遗的作风体现在各个方面。1904年生产的车,超过60%至今仍性能良好。   中国古代的圣贤先哲早就对“快与慢”有着深刻的认识,“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就是最好的注脚。说到底,无论身处怎样的提速热潮,我们仍然需要能够静下心做事,依据事物发展的本身规律坚守。 4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