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二汉语言专业中国文化概论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史学。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重大价值、巨大成就及其优良传统。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难点:对“学兼天人、会通古今”传统的理解。
【讲授提纲】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一)先秦:中国史学的童年期
甲骨文、金文,历史记载的萌芽。
史官,最早的历史学家。
《尚书》,较早且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所记为殷周王朝大事)
《诗经·大雅》,可视作史诗。
《春秋》,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
孔子,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史学家。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书(指《春秋》)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不像弟弟),故不言弟;如二君(像两个国君相战),故曰:‘克’;称‘郑伯’(称爵不称兄),讥失教也(兄本有教弟之责,但庄公不教弟,反而养成其恶)。谓之郑志(说这是郑庄公的本意)。不言出奔,难之也。(“出奔”是有罪之词。如果不说“郑伯克段于鄢”而说“段出奔共”,那就只能归罪叔段了;其实庄公也有错,难于下笔,所以“不言出奔”。)]
《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最有代表性的私人历史撰述。
秦汉:中国史学的成长期
《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的开山祖。
《汉书》(班固),断代史的初祖,皇朝史之先河。
《汉记》(荀悦),编年体断代先例。
《别录》、《七略》(刘向、刘歆父子),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魏南北朝:史学初步发展期
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史书极其繁富。史学真正摆脱了经学附庸地位而蔚为大观。
隋唐五代:史学转折期
统治阶级重视修史,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私修之风受到抑制。
二十四部正史有八部成书于唐初。
[附:二十四史
? 史记 ( 汉·司马迁)
? 汉书 ( 汉·班固)
? 后汉书 ( 南朝宋·范晔)
? 三国志 ( 晋·陈寿)
? 晋书 ( 唐·房玄龄等)
? 宋书 ( 南朝梁·沈约)
? 南齐书 ( 南朝梁·萧子显)
? 梁书 ( 唐·姚思廉)
? 陈书 ( 唐·姚思廉)
? 魏书 ( 北齐·魏收)
? 北齐书 ( 唐·李百药)
? 周书 ( 唐·令狐德棻等)
? 隋书 ( 唐·魏征等)
? 南史 ( 唐·李延寿)
? 北史 ( 唐·李延寿)
? 旧唐书 ( 后晋·刘昫等)
? 新唐书 ( 宋·欧阳修、宋祁)
? 旧五代史 ( 宋·薛居正等)
? 新五代史 ( 宋·欧阳修)
? 宋史 ( 元·脱脱等)
? 辽史 ( 元·脱脱等)
? 金史 ( 元·脱脱等)
? 元史 ( 明·宋濂等)
? 明史 ( 清·张廷玉等)
另有《新元史》(柯劭忞)《清史稿》(赵尔巽等人)二史,加其中之一为二十五史,全加为二十六史。]
《史通》、《通典》为史学开辟了通路。
宋元时代:史学发达期
史体广泛,应有尽有,堪称盛世。
明代:方志撰述的兴盛期
史学进一步走向社会深层。
清代:梳理和延续期
考据盛行,著述甚丰,学者如林。
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最为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梁启超)
中国传统目录学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
中国优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古代的历史学家记录和保存下来的。
经史关系、文史关系甚至子史关系都是中国史家向来十分关注的课题。
经史二者分别从伦理和历史的层面互相补充地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古代史学家特别注重史文,讲求文字表述之美,文史结合成为史家的优良传统。
对这些学问的把握和了解,乃是中国学人最基本的文化素养。
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
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多样的表述形式之结合,是中国古代史学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隋书》对史书的分类:
正史:指纪传体通史。
古史:即编年体。
杂史:体例杂、内容杂,也称别史。
霸史:特指十六国的记注。
起居注:指“录纪人君言行动止之事”之书。
旧事、职官、仪法、刑法:大都是有关制度之书。
杂传:是关于世俗、佛、道各种人物的传记。
地理:纪州郡、山川、物产、风俗之类。
谱系:纪姓氏。
簿录:著文献目录。
中国古代史籍分类的体制大体由此大致确定下来。
●刘知几对史书源流的分类:
把唐以前史籍分为六家(《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六家演为二体,即编年体、纪传体,为史书最主要的体裁。
●新史体的不断出现: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分为15类。
二十四史贯通古今,上下连接,包罗万象,是研究中华民族历史的基础。
贯通古今的编年史
体例: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
代表作:《春秋》、《汉纪》、《后汉纪》、《资治通鉴》
《春秋左传》—《正续资治通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