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输出对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中国文化输出对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中国文化输出对洛可可风格的影响
中国文化输出对洛可可风格的影响
中国的对外文化形象是不断变换的。18世纪,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不为过;到19世纪末,中国失去了现代性转型的机遇而综合国力大幅下滑,沦为半殖民的国家; 20世纪中叶,中国在战乱中衰落为第三世界国家。来自海外贸易和不断殖民的想像以及对大陆拓居开发的欲望,使西方成为一个充满野心的殖民征服者。
于是,西方看中国的眼神也在发生变化:18世纪西方人看中国文化总带有神往之感:18世纪是欧洲最倾慕中国的时代:中国工艺品导致了欧洲巴洛克风格之后的洛可可风格,中国建筑使英法各国进入了所谓‘园林时代’,中国的陶瓷、绘画、地毯、壁饰遍及各地,直接间接地推动了西方工业革命。” HYPERLINK /admin/article/article_add.php \l _ftn2 \o 而19世纪,随着欧洲现代性的世界性扩张,欧洲人以最优秀的人种自居,将所有东方国家视为劣等民族。本文主要分析中国的文化输出对洛可可风格的影响。
18 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中国热,随之而诞生了被称为艳情艺术的洛可可风格。洛可可时期大致始于1715 年路易十四驾崩,于 1793 年路易十六被送上绞刑架为止。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总体特征给人留下浪漫愉快、轻柔优美的印象。中国热的兴起和作为沟通中西文化纽带的传教士活动是分不开的,随着法国传教士在华的活动,中国的文化经典如《春秋》《礼记》等的部分章节甚至全书被介绍到了法国,中国的特产如丝稠、瓷器、漆器等被大量引进法国。一场中国文化热在法国逐渐升温,诞生于此时的“洛可可风格”正是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向往的反映。
灿烂的东方文化使欧洲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美好的单纯的向往,许多重要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都崇尚至极,例如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就特别推崇中国文化,他曾称赞中国人 是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认为中国哲学没有任何神奇的意味。欧洲人对于中国情调的痴迷在当时达到了一种疯狂的“迷信” 程度。而这种疯狂的迷恋也推动了中国风和洛可可风格的盛行。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是18世纪法国的皇帝,他对艺术的审美喜好和艺术追求深深地影响着那一时期的艺术风格路易十五统治时代是洛可可风格的鼎盛期。当时的宫廷风气极尽奢华,所以洛可可风格作品出现后才会在贵族中引起“共鸣”。也可以说,当时贵族们普遍崇尚华丽的风气,诱发了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风格在建筑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借鉴了中国的东方装饰图案,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对中国艺术的热情。多运用贝壳的曲线、皱折和弯曲形构图分割,装饰极尽繁琐、华丽之能事,色彩绚丽多彩,以及中国卷草纹样的大量运用,具有轻快、流动、向外扩展以及纹样中人物、植物、动物浑然一体的突出特点。。其中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的客厅。而其风靡欧洲也与中国的家具艺术有关。在中国家具未西传之前,欧洲家具大多是直线型:直线靠背、直线脚饰。当柔软舒展、线条柔美的中国明式家具传入后,欧洲人立刻被这种特殊外型的家具所迷惑。于是,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等迅速采纳了中国家具的“三弯腿”、弧形扶手、弧形靠背等曲线设计。
洛可可风格的备受推崇也反映出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原因,历经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社会的一切充满了开放的气息,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的放肆。他们需要的是更柔美温软、细腻纤巧的风格,不满过于严谨、过于庞大的装饰体系。而当时传入法国的中国文化内涵就很符合当时的贵族需求,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如中国家具,极尽雕刻之能事,注重细节装饰,注重柔软舒适的设计;中国清朝瓷器优雅柔美的图案、精雅流畅的外型,还有中国家具表面上漆、涂绘、镀金,工艺十分精细复杂,这一切都刺激了欧洲的艺术设计艺术创作的灵感,洛可可风格吸纳了中国艺术元素,摒弃了古典主义的直线与宗教的严肃,并且倾向于自然界生命短暂的唯美,采用了包括岩石纹样与贝壳样式的流行主题,S型不对称的漩涡装饰等。可以说欧洲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中国艺术有很大的关系,洛可可很多的工艺设计都受中国艺术的影响。因此,在欧洲,洛可可风格有时又被称作“中国装饰”。
“洛可可风格”同中国艺术崇尚的超脱、纯朴、想象;以及含蓄典雅、质朴等东方古典审美取向有异曲同工之妙,故认为“洛可可风格”是在中国文化影响下出现的,它从中国吸收的更多的来自于精神上的飘逸轻柔和自然天成的态度。洛可可画家作品中,保留传统写实主义基本特点,也包含了华丽、飘渺、甜蜜的暧昧情调,且带有东方色彩的超乎世外、柔美清逸的情怀,迎合了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中国热在欧洲盛行的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是在统治者提倡支持下, 洛可可艺术家为了迎合上层人物享乐的情趣, 结
文档评论(0)